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从实践探索到学科建构还须行多久——兼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讲座纪要

发布者:张萌 发布时间:2021-12-22 10:20:00 阅读量:
 

2021年12月16日18时,《从实践探索到学科建构还须行多久——兼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0411教室举办。

本次讲座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非遗国际培训中心管委王福州老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王晓琨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赵前教授、化学系付立民教授、考古文博系张林虎副教授、陈晓露副教授、王子奇老师等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以线下讲授+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共计近百人收听、收看了本次讲座。


图一 讲座现场


图二 与会的老师


王福州主任长期从事遗产的形态研究,主持推进文化遗产学升级为国家一级学科。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起草工作,已出版《非遗形态学》《文化遗产形态学》《非遗文化形态研究》等多部著作,兼涉书法史、绘画史以及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近五年来,王福州主任在《文艺研究》《人民日报》《文化遗产》等主流刊物媒体发表作品计40余篇,主要学术观点多次被《新华文摘》《文化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核心期刊转载。


图三 王福州主任在演讲


讲座伊始,王晓琨副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文化遗产事业得到高度重视,并将经历文化遗产从事业到学科的转变进程。今年教育部遴选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九家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科培养和学科建设。本课堂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内容不多,因此王福州主任分享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方面探索的历程和经验对本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王福州主任首先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必须要有明确的基础框架,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必须要放在文化遗产的框架,离开文化遗产这一母体结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一定要在文化遗产学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纵观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发展的历史,关于遗产的表述一直在变化,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过程和中国对文化遗产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源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其概念内涵的认识必将随着保护实践的深入,特别是对其属性及特征的发掘而不断深化。从前,我们过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事业发展,而缺少对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的探讨。王福州主任反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过的历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既然来源于西方,对于其与东方文明的适配性则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因此需要找到一个研究路径来回答问题,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来源等问题进行实践视域里的学术考量。对于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履约工作,王福州主任强调,20年的履约实践充满鲜明的中国属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是客观看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着眼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对现有分类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二是文化作为多样和多层的有机统一体,既有外化于形的知识累积,也包括内化于心的精神沉淀,要关注并反思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是否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中得到了完整的映现。

接下来,王福州主任围绕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学科前沿,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


图四 郭世辰同学做记录  


关于传统文化,王福州主任梳理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保守性、融合性以及本源性等四个特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所在,认为传统文化的本质反映在文化遗产上应该从更高层面上进行融合。他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的关系,认为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不应停留于形形色色的表象,止步于外在表现形态,而应深入结构内层着眼构成因素,故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方法应该集中到最重要的形态问题上。遗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遗产饱含着制造者倾注的情感,今人面对时产生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个重要指向就是挖掘遗产的精神功用,实现精神示范和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精髓,因此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问题,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进行新的梳理,进而讨论学科构建的问题。王福州主任提出针对中国的遗产体系,其学科建设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让文化遗产学首先升级为国家一级学科,从历史门类突破,从目前历史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将历史学与相关人文学科进行整合,之后实现与艺术门类的共享,并以此为起点,从科学性、专业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位,彻底理顺遗产学的学科设置与建构。第二步,是将“文化遗产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后,纳入新设置的“交叉学科”门类下;或着眼长远直接将“文化遗产学”升格为独立的门类,列为第15个学科门类。在这个体系统摄下,重新梳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物质非物质属性进行统摄,将遗产推到塔尖,进而理顺整个遗产体系。


图五 马晓艳同学做记录


聆听讲座内容后,同学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对疑问之处继续向王老师请教。

张昕琪同学提问:文化遗产偏向于科学还是偏向于艺术?

王福州老师回答:这涉及怎样看待遗产的问题。首先,有关艺术分类的观点无不是其各自哲学及美学思想模式的反映,黑格尔就将艺术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因而理念与感性事物间的关系就成了艺术分类的标准。文化遗产一定是艺术品而不是实用器,正如舞蹈家和舞蹈演员之于舞蹈,遗产中饱含着当初制造者倾注的情感,与如今鉴赏者的情感发生了契合,因而遗产具有艺术性。同时,遗产的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间,以生机体现着内在体系间的贯通性,精神压倒物质乃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门类艺术也有着相通的艺术规律。而从构成角度,主体都有着同一的“七情六欲”,不同的只是外在环境与条件;而从客体角度,凡遗产皆有着相同的物理结构和同一的精神结构,并以秩序体现科学性。

高杉同学提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具体可以设置哪些课程?

王福州老师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方案中,无论本、硕、博皆应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建构,包括有关文化遗产及非遗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保护非遗公约、相关法律以及资源特性等。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本科应当设置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业基础课程,文化遗产形态学、非遗形态学等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硕博阶段,围绕文化遗产学学科群展开相应的拓展研究,开设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同时注重形态学、博物馆学、构成学等研究方法。

最后,王福州老师表示,中国非遗履约实践二十年,移植借鉴是主基调,还创造了很多令缔约国赞誉的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但非遗长期与教育、学术疏离也是不争的现实。非遗由保护行动向学科体系转向,基础理论缺失成为体系的最大短板。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非遗腾飞提供了巨大空间,正确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展开文化创造,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王晓琨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图六 与会人员合影

文字:张萌

摄影:王呈祥 王子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