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7-01-02 04:38:41 阅读量:
 
  考古学的荣耀之处是它研究人类超过99% 的历史,以人类历史七百万年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五千年,史前史的考察需要依赖考古学。中国考古学鼻祖之位似乎非司马迁莫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考古学研究人与天(环境)的关系,可以在超长的时间尺度上考察人类社会的变迁,是真正的大历史。尤其它还是从实物材料出发的,很有实证科学的色彩。这些使得考古学在考察中国文明起源这类问题时成为一种特殊视角,是玄想、感悟或是形而上学的思考所无法取代的。
  人类的历史按照文化适应区分,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或阶段:狩猎采集、农业生产(或称食物生产),以及工商业生产。“民以食为天”,每个阶段获取食物及其安全保障的手段非常不同。狩猎采集阶段人类以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为生,大自然就是仓库;农业生产阶段人类通过控制与驯化动植物,进而生产食物、储藏食物;工商业阶段以化石能源(如煤、石油)与资源(如化肥)为基础,通过市场来保障食物安全。每个阶段人类的居住形态、社会结构、意识形态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说狩猎采集阶段社会组织简单、信仰中以“万物有灵”的观念居多。以上也是拙著《史前的现代化》的部分总结。最近出版的《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Foragers, Farmers,and Fossil Fuels,伊恩·莫里斯著,马睿译,中信出版社二○一六年版)也有类似的观点。莫里斯采用的是人类学中新进化论者莱斯利·怀特的理论:文化=能量×技术。能量获取的不同,价值观也不同。狩猎采集群体不能容忍不平等,但能容忍暴力;农业群体容忍等级,对暴力容忍降低;现代工业社会既不能容忍等级,也不能容忍暴力。他的推理逻辑给人感觉有点跳跃,书中附有若干学者的评论以及他的答复。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三个阶段的宏观区分大家还是认同的。


......(点击下载全文

【出  处】《读书》2016年第10期

【作  者】陈胜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