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才培养 > 田野实习 >

实习记忆:考古喀左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12-08 07:00:40 阅读量:
 
  为促进考古学科的发展,培养更为专业的考古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在辽宁省文物局与考古所、喀左县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建立了喀左县田野考古实习基地。该基地位于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黄家店村,基地全封闭院落,建有独立的自来水供水系统,设有标准化宿舍、资料整理室、厨房、餐厅、浴室等,为实习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2016年的喀左实习由吕学明老师、张林虎老师、仪明洁老师和丁山老师带队,展开了为期一个月到三个月时间不等的考古实习。 参加本次考古实习的学生以我院2013级、2014级历史系与考古文博系本科生为主体,同时有我院考古文博系研究生、台湾、美国以及国内其他高校考古专业学生。

出发前2013级与2014级参加实习的同学于校内合影

带队老师工地合影

发掘第一天工地合影


  2016年8月初,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基地, 经过简单休整,8月9日,正式开始考古实习,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喀左土城子遗址进行田野发掘。
  田野发掘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有2-3人发掘一个探方。我们在老师和技工师傅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探方的发掘、测量、绘图、拍照、记录等工作,边学习边实践的学习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在探方发掘过程中,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的要求,从上到下,逐层揭露。根据遗迹的特点,有时会采取二分法、四分法等,真实的体验让同学们对考古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外,在田野发掘期间,吕学明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相关遗址,实习基地所依托的土城子遗址,其年代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延续到汉代,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2米以上。遗址规模大且文化发展较为连续,遗迹现象丰富,十分适合进行系统的考古理论教学和田野发掘技能的培训,是同学们考古实习的理想发掘地点。

工地一角

工地发掘现场

  本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以陶鬲、陶甗、陶瓮、陶罐、陶盘等器类为主,多为黑陶、灰陶和红陶,夹砂、泥质兼有,多绳纹、旋断绳纹、素面与附加堆纹等。同时出土大量石器,石铲数量较多,并有刮削器、石磨盘、石核等。骨类遗物数量较多,大多是动物遗骸,部分有火烧痕迹,兼有骨镞、骨锥、骨针等骨器出土,但总体数量相对较少。
  此次田野考古实习在发掘、整理之余,各位老师也给同学们教授考古摄影、考古绘图、AutoCAD等实用考古技术,并邀请辽宁省文博单位人士给同学们做讲座。在休息日,吕学明老师安排了参观牛河梁遗址、牛河梁工作站、建平县博物馆、喀左县博物馆等文化教育基地,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解辽宁省考古工作的成果。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前合影

  八、九月份的黄家店村,因为我们这几十位考古师生而变得更加喧嚣热闹,充满欢声笑语。而时间,也在每天上工、下工的脚步声和开饭喽的欢呼声中,过得飞快,一转眼田野发掘已告一段落,第二阶段的田野调查开始了。
  发掘结束后,无论是历史系还是考古文博系的学生,都必须要进行发掘资料的室内整理工作
  尽管在发掘期间,我们就要及时完成当天的探方发掘日记,对出土的标本和器物进行记录,完成绘图及遗迹照片的整理工作,但对发掘区的探方平剖面图和遗迹图,小件记录表,发掘日记等零散资料,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科学、完整的整理。
  室内整理的首要工作是对发掘出土的大量陶片清洗晾晒,之后进行拼合工作,尽量修复可复原器物,并对陶质、陶色、纹饰、器型等进行分类统计,录入数据库。陶片是在喀左土城子遗址中最为常见,数量最多的出土物,对于了解该遗址的陶器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社会的生产能力、精神面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后期整理工作,对各遗迹单位的陶片进行的统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同学们清洗陶片

  其次是进行发掘记录的整理,包括遗迹发掘记录和探方发掘记录,建立探方及遗迹单位的档案袋,为将来针对该遗址所进行的考古研究提供直接、可靠、详尽的资料,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晒在铁网下的陶片

  在室外发掘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浮选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采用的是针对性采样法,即针对发掘出土的性质明确的各类遗迹单位,如窑址、房址等,在清理过程中及时采集适量土样作为浮选样品。因此,在室内整理时还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浮选。浮选时采用水桶浮选方法,配备网筛和纱布。浮选之后阴干,分单位用锡箔纸装好封袋,留待送至有关机构进行鉴定。
  室外发掘仅是考古发掘工作的一部分,室内整理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对考古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才能揭露遗物背后所蕴藏的历史信息,才能使陶片不仅仅是陶片,石器也不仅仅是石器。
  工地发掘与室内整理结束后,我们就进入了野外调查阶段
  田野调查是喀左实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九月底,丁山老师带领少数同学进行了野外的试验调查,向我们传授了野外调查的地点范围、内容与意义。正式调查的主要时间为2016年10月8日至10月24日。此次田野调查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田野调查能力,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样貌。

第一天野外调查合影

  田野调查的范围以喀左南部为中心,调查的地点地貌主要是田地、山地和林地。本次调查共有12人参与,老师和同学们分成A、B、C、D四个小组,每组有3人,其中队长1人,队员2人。调查时使用比例为五千分之一、分辨率为1米的彩色卫星地图,该地图能够清晰显示道路、河流、林地、山地以及农田等,便于调查时迅速和准确地定位。小组成员每人佩戴对讲机、记号笔、自封袋、标签、登山杖等物品,还会携带水与食物等,装备比较完善。
  调查开始之前,每个队员明确当天要调查的范围以及地形,明确每个人需要负责的范围。在调查过程中,按照系统性区域考古调查的标准程序,调查队员以50米间距行走,采集陶片。但是由于喀左县内山林分布较多,无法完全按照50*50米规格进行调查,队员会根据实际地形和陶片分布等情况确定间距以及采集单位的大小等。采集方式有系统采集和一般性采集,其中一般性采集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及时将采集遗物装袋,标记采集标号、日期及人员等基本信息,最后将采集单位标记在地图上。在一段距离结束之后,小组成员聚合登记遗物的单位和基本信息,并将单位标记在地图上,然后安排下一段按行程。
  我们采集地表的遗物,并将遗物装在自封袋子上,对于重要的遗迹现象,还要进行拍照、绘图和简单的记录。晚上回到基地之后,要及时整理当时采集的遗物,将其按序号排列整齐放入集装箱内,然后填写表格的具体内容,录入电子数据库,接着就要把当天地图上行走的路程,电子绘制到丁山老师电脑的总地图上。
  当然野外调查的后期也要从事室内整理工作,主要是对调查收集来的陶片进行年代与文化类型划分,并将其录入数据库,为进一步的文化分析提供资料。
  喀左考古实习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田野考古发掘与调查的技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考古学的内涵,也让我们在喀左体会了一段不一样的生活。
  喀左黄家店村是东北再普通不过的一座村落,宽广的田野上与起伏不平的山丘上,都长满了小米、玉米和高粱,充分显示出了北方的粗犷奔放。

喀左黄家店村风光

  初来到基地是八月,一个与虫争地的时节。娇娇弱弱的女孩子见到那么多的虫子总会吓得花容失色,但每当这时,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女战士,勇敢地负起灭虫大任,在各个宿舍奔走,歼灭蜈蚣、蚂蚱与蟑螂。
  一日三餐都有固定的时间,一桌八九个人,四个菜,挤挤挨挨地围在圆桌边,很是热闹。逢节假日,阿姨会多加一两个菜,有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还会有一盆手擀面,面条劲道,口感极佳,实在是同学们的必争口粮。
  基地门口就是集市,黄家店村五天一集,靠马路最近的是手起刀落剁肉的东北汉子,再往里头走,绕过几个烤串摊,最多的便是大大小小的时令水果摊,小的水果摊上卖的都是自家产的一些果子,初初瞧上去并不十分漂亮,但买回去咬一口,汁水清甜,脆爽可口。集市的尽头是日用品小铺,熙熙攘攘。
  东北人的身体里似乎天生就流着热情大方的血液,上下工时,民工阿姨总是停下摩托说要捎我们一程,当我们问起玉米成熟的日期,下一回就有阿姨带了煮熟的玉米给我们。每天晚上,村民赶着羊群从基地门口经过,“咩咩咩”的声音渐远之后,夜幕降下来,对面的广场上就扭起了秧歌。扭完秧歌还有广场舞,配乐是全国统一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在白亮的冷光灯下,红的、绿的扇子旋转舞动,阿姨们的脚步跟着音乐前后左右变换,那一刻她们浑然忘我,只有眼前的小日子,方是细水流长。
  在这个夏秋之际,我们逐渐了解并融入这里的风土人情,我们寻古、访古、探古,对考古的体会与认识更加深刻。三个月的考古实习是一场短暂的学习经历,更是让我们回味无穷的人生阅历。(张宁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