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 |
铿锵四人行:“以法律保护文化...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讲座预告 | 《文化遗产保护... | |
征稿 |《北方民族考古》(第... | |
新书推荐 |《蒙古及周边地区...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 | |
讲座纪要|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 |
最新信息 | |
铿锵四人行:“以法律保护文化...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讲座预告 | 《文化遗产保护... | |
征稿 |《北方民族考古》(第... | |
新书推荐 |《蒙古及周边地区...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 | |
讲座纪要|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 |
考古发掘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2020古北口五里坨段长城遗... |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顶酷热——慈城考古进行时 | |
2020年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 | |
2020年宁波慈城东门村遗址... |
他们要出发啦~
从左至右依次为于柏川师兄、宋卓远、刘凡毓、赵一鸣、魏坚老师、郑玉、李思佳、孙梦蝶、王素琦
他们到工地啦~
郑玉
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有着一条绿色廊道,沿着这条东西交通要道,分布着许多城址,北庭都护府、汉代疏勒城,唐朝墩古城。2019年6月23日,带着激动的心情奔赴新疆,开始了在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实习。炎热干燥的唐朝墩古城考古现场,几乎没有下过雨,天气预报的报道常常是最让我们激动,也是最让我们失望的,地表上厚厚的一层干土,稍有扰动便是一路烟尘,时常天空飞沙漫天,此时想点播一首沙漠骆驼送给自己。
七八月份的“新疆热”加上松软干燥的土质,往往刚刮开的平面,转眼间已被晒的难以辨识,多个遗迹间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屡见不鲜,复杂的遗迹现象让我想刷"我太难了"的表情包。虽然过程十分艰辛,但田野考古技能在发掘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理清遗迹关系后得到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也与之倍增,当然李晨版的“心形石头”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疆哈密瓜的味道。
[画地层线]
老师们的关心呵护,师兄们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都交融在一声壮志豪情的"干杯"中,这是考古特色也是考古情义。虽说实习过程中有问题,有疑惑,有焦虑,但这都促使我们思考与探寻,在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步揭露了唐朝墩古城的神秘面纱,以为是窥一斑能见全豹,其实只不过是弱水三千取了一瓢,生命和生活的内涵和外延还需要我们一起不懈探索!
[魏坚老师工地指导]
孙梦蝶
实习的体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月25日~7月15日。这一阶段处于开始阶段,到工地的第一天陌生又熟悉。还是去年待过的老地方,所以感到熟悉。时隔一年,驻地上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又有点陌生,驻地条件越来越好,发掘条件还是很艰苦。这一阶段是很难熬的阶段,刚开始的适应阶段每天都在盼着日子能再多过一天,这一就可以早点回去。不知不觉,收集遗物的收集袋上写着日期就从6月25日变为7月15日。这一阶段的收获也是最多的,自己的探方多亏师兄们的帮助与指导,第一次清理墓葬时从害怕,紧张到淡定。从上一年害怕画图到今年的享受画图。这些心态上的转变可能就是一种成长吧。
第二阶段是7月15~8月25日。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每天都发掘工作,这段时间也是新疆最热的时候,每天走在被太阳炙烤的沙路上都烫脚,走过的路上灰尘能扬起一米多高,在这种条件下,发掘工作靠的是大家的坚持。19级师弟师妹们的到来使我们的工地多了许多热闹和色彩。与民工师傅们的和谐相处让人体会到新疆人的热情和纯朴,灼热的天气中,师傅们的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为我们带来凉爽。这个过程虽然炎热,但是能感受到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在当地维族人家过古尔邦节]
第三阶段从8月25日~9月26日。这一阶段发掘工作基本上接近尾声,部分已经转到室内整理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开始变为享受阶段。洗陶片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本次发掘的成果,也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纹饰和器形。整理动物骨骼的时候最有趣,可以分清楚几种动物的一些骨骼部位,极其好玩,可以和一起整理的伙伴们相互提问,相互学习。距离结束的日期也越来越近,这时候特别想珍惜剩余的每一天,因为我知道结束之后一定会怀念这里的点点滴滴。
[汤卓炜老师指导孢粉采样]
9月27日,正式结束这里的一切工作,为期97天的田野实习画上句号。97天内发生的一切都令人难忘,饭间聊天时的开怀大笑,饭后玩游戏的酣畅淋漓,一起祈祷雨休的真诚,等等。好像在工地上大家的幸福来得很简单,会因为发掘到可以作为小件的遗物特别激动,会因为收到一个快递特别幸福,会因为有好吃的饭菜特别开心。感恩老师和师兄们的指导,感恩小伙伴们带来的陪伴与欢乐,特别珍惜这份美好的实习生活。
[葡萄架下]
[交河故城]
赵一鸣
回首这段并不漫长的岁月,我们会发现田野可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好地方。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和课堂上得来的知识总是不那么真切,到田野去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消化吸收这些内容。通过在工地的实践与思考,还可以让我们得到专业知识技能上的提升。除此以外,实习让我们的同学情谊得到质的飞跃。很多朋友和我讲过说在研究生期间,同学之间的感情都比较淡漠,每天说不上几句话,甚至同班同学之间都认不清楚。然而我们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在于有田野实习,工地对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着实强效。在祖国边疆的田野,我们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大家每天说说笑笑,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也变有趣,所以实习也就嗖的一声过去啦。
[工作中]
[外出参观组]
[驻地美食组]
最后要感谢实习期间所有人的真心付出与同甘共苦,这里发自肺腑的呼喊一声:我们真的超棒的!这段经历值得珍藏~
王素琦
2019年6月23日上午火车出发,然后汽车,我于6月24日下午到达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从此揭开我的首次考古工地发掘序幕,于9月27日结束发掘,29日达到河南老家。下面我将我的感想叙述如下:
[绘图中]
首先,考古发掘一定是一项团队合作完成的事宜,作为初次实习的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服从组织安排,坚决不能因为工作分配等问题给团队添加麻烦,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帮助他人,不能斤斤计较,比较衡量,因为凡事情况皆不同,没有可比性,人与人之间也同样没有可比性,坚决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其次,考古发掘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经验积累显得十分重要的工作,工作中除了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外,还需要多向前辈求教,切不可一意孤行,不听劝谏。对文物保持一个敬畏之心,胆大心细,开展自己的发掘工作。
最后,考古发掘是一个体力活,虽然工作不是很累,但是比较磨人,很多时候都是在工地上耗着,因而就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除了吃好喝好外,发掘之余一定要锻炼身体,活动筋骨,保证身体健康。
宋卓远
[参观江布拉克合影]
发掘工作是辛苦的,每天上下工都顶着新疆炙热的太阳,和在学校不同,工地有着固定的起床、吃饭时间,因为发掘经验较少,在开始的发掘工作中也经常会手忙脚乱,往往下工时已经疲惫不堪,曾经和一位同去发掘的同学打趣说,每天完成发掘工作走在回驻地小路上的时候感觉是最幸福的。但正是这忙碌的三个月,成为了我学习考古文博专业以来成长最快的三个月,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三个月。
因为与外界接触较少,反而可以更专心于发掘工作,因为远离家乡学校,反而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在唐朝墩发掘的日子里,绝大部分的时间是驻地与工地的两点一线,生活安静、纯粹,以至于我刚到北京看到街道上的行人汽车还稍有不适应,也正是在奇台这样日复一日地刮面、判断遗迹现象、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的发掘水平都经过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除了发掘,忙里偷闲的旅行和聚餐也是令人难以忘记,“夺命大乌苏”、伊犁小老窖、工地芳姐腌制的泡菜,每天上下工都会对着每一个同学微笑的维族师傅阿迪力,每当打开新疆发掘回忆的闸门,太多的人和事都好像潮水一般涌来,让我怀念。
[工地]
驻地寝室旁有一个天台,偶尔我会到上面仰望新疆的夜空。驻地是不能随便出去的,但我的视野却可以看到遥远的银河。新疆的夜空很美,是我在家乡河南和北京都未曾见到过的美。那里的星星铺满了整个夜空,抢掉了月亮的风头,这个时候我经常想,正是因为走进了考古专业,才让我有机会见到如此美丽的夜空,而那些我们未曾发现的遗迹,也正如那些在家乡被遮住的繁星一样,还悄悄躲藏在地下,等着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去探寻。
[外出聚餐]
文/图:郑玉、孙梦蝶、赵一鸣、王素琦、宋卓远
友情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