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才培养 > 田野实习 >

成长,责任,情谊——05级本科考古实习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9-08 01:57:00 阅读量:
 


                    

  2008年6月15日,夏日的清晨,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前,历史学院05级本科的同学们在彼此谈论着前往邯郸考古实习的期望和猜想。经过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到达了北京西站,从北京西站踏上南行的火车,开始了前往邯郸的旅程。

出发前合影

  出了河北邯郸市火车站,大家一下便看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驰马奔腾的雕像。同学们,有的在回忆赵武灵王的丰功伟绩,有的在感叹燕赵之地的灵气。当大家正在热烈地讨论和急迫的期望时,我们已经搭乘前来接站的大巴,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磁县讲武城镇双庙村。这是一个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上的宁静村庄,但时间的长河赋予其不凡的历史意义。这里平原开阔,田野肥沃。在那田野中,黑色的沃土下埋藏了许多历史的故事。而这次考古实习,仿佛是时空的错位,通过实地发掘将我们与历史的真相拉近。

平整的华北平原大地

  在布方发掘的初始几天,同学们为自己探方内的发现异常欣喜。无论是陶片还是瓷片,同学们都会跑去请教老师们,问老师有关质地、年代等感兴趣的问题。随着探方深度的加深,大家逐渐认识不能只顾探方内的出土遗物,还要考虑到划分地层关系和判断遗迹、遗物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魏坚老师常说一句话,田野考古质量的好坏,不是以出土物的数量和优劣来衡量,而是以发掘过程中的科学性来评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灰坑、灶面、房屋、水沟等遗址的陆陆续续出现,不仅丰富了田野发掘的内容,而且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到考古工作所必需的科学性,也积累了田野考古发掘的经验。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利用手铲刮面,并将平、剖面结合判定遗迹的范围;我们了解到地层的划分的确定对于遗迹的重要意义;我们学会了做遗迹的平剖面图…… 我们在这里认识到许多超越书本的经验和知识,而这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掌握。

老师向同学们讲授标签记录的方法

  这次考古发掘中,道路的发掘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在各个探方的配合下,我们在第四层下面完整揭露出了一条分属宋、金、元不同时代的道路,当夕阳西下,我们站在这条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古道上,恍惚间竟依稀有些时空的错位感。

道路及车辙印遗址

  每天工作结束后,同学们都要做探方日记。虽然每天的工作都不是很多,但是同学们还是很认真地记下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因为大家明白,田野工作的发掘和记录要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容不得丝毫的怠慢和松懈。肩上的责任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发掘现场

  实践,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让我们在集体生活中收获了沉甸甸的感情。平日里,探方内的两个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发掘工作。回到住地,大家彼此照顾。同窗三年的友谊之花,在此时竞相盛开。

出土陶罐

  2008年7月1日,是我们班任焱、黎亮、龙积源三位同学的生日。这一天,餐桌上生日蛋糕衬托了节日的气氛。中间突然的停电宛如是上天开的小玩笑,点上蜡烛后,摇曳的烛火映衬着年轻的脸庞,点亮了同学的情谊。当生日歌声响起,烛火被吹灭,师生们的心里洋溢着满满的温暖,在每个人的心里缓缓散开。

发掘现场

  乡间的小路洒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也留下了我们的记忆。由于女生不会骑老式的二八自行车,男生常常得载着不会骑自行车的女生去镇上澡堂洗澡,午后的阳光普照大地,风吹过自行车,两旁的玉米地安静无语。这个像极了电影才会出现的镜头,却是我们归来时常出现的场景。虽然每次骑回来的时候男生们又是一身热汗,但是男生们却丝毫没有抱怨。同学间的情谊就随着车轮前行一点点的加深。

发掘现场

  在这次实习中,无论同学之间,还是师生之间。我们都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交流,加深了感情。在工地上的日子里,魏坚老师、张明东老师和王晓琨老师亦师亦友,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考古实习的日子。在田野中,他们是老师和长者,带领和指导着同学们工作。每当我们遇到难以判断的遗迹向老师们请教时,他们常常身体力行和同学们一起刮面、铲土,完成发掘工作。在平日里,他们又如朋友。兴起时也和大家一起玩乐,纵情高歌。杨玥师姐作为老师的助手,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女生们的生活。负责后勤的杨老师默默地支撑着考古的后勤工作,体贴地为同学们准备所需的一切。在实习期间,校教务处和学院领导也多次来工地看望。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研究所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很多帮助,并多次莅临现场指导工作。 在土地上,在工作中,在酒桌旁,我们逐渐懂得了魏老师的一句话:人生在世,当以情谊为重!

  夏季,玉米、棉花成长的季节。我们在双庙村同样感受着青春的成长。年轻的脸庞开始在历练中磨练出成熟的棱角,青春的岁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05级本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