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我院举办“走向盛唐与中西方文化交流”讲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3-31 05:05:00 阅读量:
 

2008325日,3102教室座无虚席,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的中国艺术副主任孙志新博士,应历史学院及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的邀请,为人大师生带来了走向盛唐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专题讲座。历史学院刘后滨副院长、历史系许海云副主任、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魏坚所长、University of the West陈怀宇先生、历史系部分老师及考古学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生,以及全校各年级学生90余人聆听了讲座。

魏坚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他扼要地介绍了2004年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走向盛唐”大展的盛况,并对孙志新博士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作了说明。

魏坚教授向大家介绍孙志新先生

走向盛唐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200-750A.D.)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于200412月至20051月举办的特展。展览旨在向众人展示盛唐到来前,中国北方民族文化与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对盛唐文化艺术所产生的作用。展览分为五部分,即:帝国之暮(Fall of an Empire)、北方来客(The Coming of the Xianbei and other Nomads)、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南北对峙(North and South: late 5th-late 6th century)以及重归一统(Reunification: late 6th-8th century)。孙先生的讲座也是按照这五个部分展开的。

大都会博物馆网页上关于此展的介绍

本次讲座意在强调,盛唐文化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异域文化在此时的中国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孙先生选择了多件出土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甘肃、四川等省的精美器物,解析了器物上不同于传统汉文化的因素,特别是中国北方民族、西方罗马风格及佛教对其的影响。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勾勒出从汉至唐中国人审美观念、思想信仰及艺术文化等的发展脉络,证明了中国当时与四方交流的频繁与深入。

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讲座中,孙先生广征博引,妙语连珠,不时赢得在场师生的赞叹。讲座之后,学生们就流失海外之中国文物的回收、玛雅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美术史的意义等问题与孙先生交流,孙先生一一给予详细的解答。

热情的同学在提问

讲座之后,刘后滨教授高度概括了本次讲座,认为孙先生以美术史—考古学—历史学为纽带的着眼点非常好,而其多年留洋的经验也为更多学子带来了世界眼光,真正从美术史的角度将历史贯通起来。魏坚教授也对孙先生表示了真诚的感谢,称以物带史的讲述让大家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从汉到唐,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而其以古关今的治学态度更令人敬佩。

刘后滨副院长精彩点评

讲座结束后,孙先生与部分在场师生合影留念

附:孙志新先生,美国普利斯顿大学中国美术史博士。在美国长期从事亚洲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丝绸、书法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研究,造诣深厚。曾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档案馆主任、弗吉尼亚州立博物馆东亚部主任,1999年进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工作至今,主办草原文化艺术、清代玉器、四川古代文化艺术、走向盛唐等多项大型中国文化艺术展览。孙先生曾于20076月为人大师生作过美国博物馆的体制与运作讲座,赢得了一致好评。(杨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