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周五)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三十二讲“山中的粟特人——在塔吉克斯坦希索拉克(Hisorak)地区的考古发现”在人大公共教学楼13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多年从事中亚考古的卢湃沙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主持,李梅田教授点评,魏离雅老师全程翻译。考古文博系王晓琨、曹斌副教授等也参加了讲座。另外,此次讲座还吸引了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邓淑萍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毕波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聆听,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卢湃沙教授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博士,现任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馆中亚、高加索、克里米亚部主任,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考古队队长及“纪念碑性艺术的保护与重建”董事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粟特文化、花剌子模文、伊朗的历史与考古及前伊斯兰时代的中亚等。卢湃沙教授的代表作有《粟特壁画上的湿婆和大黑天神》、《巴比伦战神巴尔沙明与和田毗沙门考》、《从粟特碑铭看突厥汗国兴衰》等,著有《片治肯特考古报告》,其博士论文《粟特古文书的人名研究》获得2011年国际语言学最高奖——巴黎文书与碑铭学院之“葛尔旭曼”金奖。
魏坚教授主持
从地理位置来看,希索拉克北依天山,南靠帕米尔山,西部是阿赖山,位于几条山脉的交汇中心;从文化的地缘关系来看,希索拉克北为费尔干纳(Farghana),南为巴克特里亚(Bactria)和吐火罗斯坦(Tokharistan),西为粟特(Sogdiana),也正好处于诸多周边文化的交汇之处。这处遗址位于河流上游的山间盆地中,河水为冰川融水,海拔较高。目前,在这种高海拔地区还没有其他聚落遗迹的发现,即使到了现代,也只有一些小村庄。希索拉克是一个带有城墙的、较为发达的城市遗址,由于没有受到现代城市化行为的影响,该地区的文物遗存保存状况较好。
卢湃沙教授(Pavel B. Lurje)讲座中
希索拉克遗址最早发现于1948年。根据1932年在穆格山发现的一批粟特语文件,推测希索拉克古城可能是古代的Marthshkat。2011年至2017年在希索拉克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存,可以分为墓地、居住区、城堡Ⅰ、城堡Ⅱ四个部分。
魏离雅老师翻译
墓地位于希索拉克城外西南角,与其他地区粟特人的陶制棺具二次葬不同,该墓地是石制棺具,人骨保存较差。出土了两枚银币,推测可能与战争有关。
居住区内发现了残存的房址和路面,并出土有大量陶片。通过这些陶片可得知,该遗址的陶器70%是手制,只有少数是轮制的。将陶片的纹饰和形制与周边的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判断遗址的年代大致为公元8至9世纪。房址中存在一些带有特殊结构的房间,这些房间的面积与其他的相比明显要小一些,一面墙的中部设有拱形的龛,可能是祭坛或壁炉,龛上有许多装饰,其他的三面墙下建有像沙发一样的小台,可能是供人坐的地方,屋顶非常低,距离小台约1.2米高。大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类型的房间是一种小祠堂,也有学者认为是专门用来过冬的,房间狭小的空间是为了在冬天更好的供暖,卢湃沙教授也赞同后一种观点,并提出了相关的证据。
城堡Ⅱ被认为具有防御性功能,主要由一条18米长的主体走廊及其两侧的小走廊、房间和院子构成。这种结构的建筑在中亚较为常见,被称为“梳子型”结构。每一个房间大小相似,均长8米、宽2米,且都带有拱形屋顶。用石头铺建地基,用生土泥砖垒砌墙体,未发现夯土。房屋的拱形顶在粟特建筑中并非常见,砌筑拱形顶用砖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房屋早晚年代的变化。与其它地区的拱形顶进行对比后,卢湃沙教授认为此建筑的修筑者可能来自南部的巴克特里亚,地层中出土的陶片也带有巴克特里亚风格。此外,房址中还出土了大量装饰性的泥砖构件,可能是当时的人有意埋在地面下的。这些构件的形制大多与在Anikovo发现的粟特晚期银碗上雕刻的建筑图案的装饰相同,其中一个构件与10世纪布哈拉萨曼王朝陵墓上的建筑装饰相同。房址中发现有大量的有机物遗存,包括干尸状的狗、木头文件、布、丝绸、各种皮革等。其中木头文件上写有粟特文字,记录的大多是贸易收据、信一类的信息。
卢湃沙教授(Pavel B. Lurje)讲座
城堡Ⅰ属于宫殿一类性质的建筑。其主体结构为方形的建筑,此处也发现了“小祠堂”这种建筑结构以及典型的粟特特征的“T”形走廊。在三号“祠堂”发现了较多木头建筑,此外还出土有木头和灰泥的建筑装饰,是在黄土做的泥膏上模印而成,其上还涂有红色颜料。还发现了大量带有相同纹饰的木雕,同样在纹饰上涂有颜料,与周围其他地区出土的木雕十分相似。在2号、9号房间中还发现有壁画,其中2号房间的部分壁画上涂有绿色颜料。通过将绿色颜料和打猎场景图与周边地区的发现的相似遗存进行统计对比,卢湃沙教授认为希索拉克的壁画受到了不同地方的影响,并且比其它地方的壁画更为先进,将人物形象和背景图案结合在一起,描绘出更为写实的自然场景。9号房间的壁画中绘有一人手握两个细条的图案,细条的下端位于一个比较珍贵的容器中但未碰到容器,山西虞弘墓中也发现有类似的图案。
邓淑萍研究员提问
讲座提问环节,在场的师生与卢湃沙教授就出土的粟特文字材料的性质、年代,以及文字书写的工具、伊朗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粟特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王丁教授提问
付承章同学提问
李梅田教授在对卢湃沙教授讲座的点评中指出:“卢湃沙教授在中亚参与考古发掘多年,应该是目前最懂粟特的中亚考古学家之一,最近几年在中国其他院校也做了许多讲座,向中国学者介绍了他最新的考古成果。今天他向我们展示了希索拉克这座保存完整的城堡的大部分发掘材料,尤其是那批重要的粟特文材料,非常难得。中亚尤其是粟特与中国的关系很大,以前中国学者对这一地区的了解大多来自中文文献及出土文书中一些极为有限的信息。如果我们想要对中亚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和研究,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这些新出土的材料。西方国家早已开始在中亚地区展开了长期的工作,如果条件允许,中国学者也应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这一地区的相关工作中来。”
李梅田教授点评
在最后的总结中,魏坚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称赞了卢湃沙教授对中亚地区考古工作的认真和坚持,并赞同李梅田教授所说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古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的结合,例如将粟特文的研究、图像学的研究和考古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实现各学科的共同发展。魏坚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开阔自己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兴趣,并肯下功夫,来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魏坚教授总结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和卢湃沙教授一起合影留念。(撰稿人:罗欣欣)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