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彩陶与攻玉:史前造神运动中的两次艺术浪潮”学术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7-12-30 08:36:40 阅读量:
 

  2017年12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三十三讲——“史前彩陶与攻玉:造神运动中的两次艺术浪潮”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楼210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主讲,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主持,韩建业教授点评。考古文博系陈晓露副教授和曹斌副教授也参与了讲座。校内外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学习热情高涨,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魏坚教授主持

 

  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前考古,以及彩陶、玉器、信仰和饮食文化等,长期在田野主持考古发掘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队、西藏队、甘青队和云南队等考古工作队队长,主持发掘了西藏拉萨曲贡遗址和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项目,在川、滇、藏地区的工作为建立区域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做出了重大贡献,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地域空白。王仁湘研究员负责编撰和主编的各类专业著作及科普读物达百余种。他还致力于文物与考古科学普及,曾获得“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任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讲座中的王仁湘研究员

 

  六千年前,彩陶掀起史前中国的第一次艺术浪潮。彩陶上少见写实图像,更多的是几何形抽象图案。怎样解读几何图案?王仁湘研究员认为,任何看似“杂乱”的彩陶纹饰都有秩序感,都有规律可循。当我们面对彩陶纹饰时,应注意主纹(阳纹)与地纹(阴纹)的互相转化,例如仰韶前期旋纹用地纹表示,晚期出现了阳纹的旋纹,这是表现手法的不同,而非母题的差异。隐喻的分解与重构也是一个有趣的视角,一种编织的手串正面为旋纹,背面为菱格纹,这对我们理解很多彩陶上旋纹与菱格纹的共存有所启迪。鱼鸟纹饰体系及旋纹的传播引发了黄河流域及邻近区域大范围的信仰认同,东方文化的重要基因开始组成。

讲座现场

 

魏坚教授认真聆听讲座

 

  继彩陶之后的“攻玉”是史前中国出现的第二次艺术浪潮,波及从北到南四大河流域,玉礼器成为文化高度认同的象征,东方文明序幕由此开启。不仅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常出现旋纹,红山文化的勾云形器也是对“旋”的传承,是一种“玉眼”,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也用“旋”来表现太阳的光芒。玉作上的旋纹有各种样式,有单旋或双旋,有方旋或圆旋,也有左旋和右旋对称,看似繁杂却井然有序。

  彩陶与玉器上的“旋”在不同文化的表现中有着细微的区别,但它们的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使用同一的旋式元素掀起造神运动,形成以阴阳观为主导的宇宙观,奠定了一统华夏的文化基础。王老师最后也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旋”的涵义,还有待更深的探索。

  韩建业教授在点评中指出,王仁湘研究员的讲座充盈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观察十分敏感细腻,所有的图也都由王老师亲自绘制。这场讲座启示我们作如下三个层次的思考:一是纹饰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即特定形式的纹饰是否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纹饰如果有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我们在解读时如何把握客观性,王老师带给了我们非常精彩、连贯而深刻的解读;三是当我们确定了纹饰与信仰的联系后,可以讨论认知的共同性、文化认同的问题。

韩建业教授点评

 

  在问答环节中,王老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旋纹与指纹的关系、地纹的传统等问题。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

王仁湘研究员现场作答

 

  魏坚教授总结时指出,彩陶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一统,王老师所讲的“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旋纹背后是信仰的力量。信仰之外,还有许多因素等待我们思考。这些片段性的形象需要我们从深刻的内涵层面进行理解。这次讲座深入浅出,资料丰富,具有说服力,实在是一场年末岁尾的文化盛宴。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讲座!

魏坚教授总结

  
  讲座结束后,王仁湘研究员与老师们一起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撰稿:郭郑瑞;摄影:于柏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