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科研 > 考古发掘 >

中国人民大学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初步成果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05-05 09:26:00 阅读量:
 
      2013年3月26日,由我院考古专业7名研究生和多名技工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队,正式开赴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遗址展开为期两月余的配合经济建设开发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经过30多天紧张有序的考古发掘,考古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魏坚教授、王晓琨老师、森谷一树老师等先后来到工地指导发掘工作。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西北和西面环绕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诸多小山峰,附近地势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3米。遗址于1959年发现,后曾试掘,发现2座良诸文化墓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自1999年开始,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有计划的勘探和发掘,发现了良诸文化的墓地和新石器时代末期一类新的文化遗存。2001~2005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又在广富林遗址进行多次发掘。这几次发掘取得了大批新材料,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定名原则,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认为以广富林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可以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并在2006年6月举办的“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暨广富林遗存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提出。

图1、遗址发掘前地表及周围环境

图2、上海博物馆考古部黄翔馆员为大家讲解广富林遗址各时期器物特征

 此次发掘汇集了国内众多高校及多家考古单位,有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7家单位。我院考古队负责的发掘区位于总发掘区的北部,发掘布方按照象限法,采用全站仪进行布方,共布10×10米探方10个,面积共1000平方米,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最新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目前,我院考古队的发掘已基本进入两周及汉代文化层,部分探方已出现钱山漾类型地层,出土了以水井、灰坑为代表的一批遗迹以及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骨角器等在内的大量遗物。相信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陆续出现更多重要的考古发现。


   图3、布方发掘区域

\

 图4、魏坚教授现场指导学生辨认地层及遗迹现象

 图5、发掘区中部清理出的护坡木柱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考古队的工作条件及住宿条件均好于以往。但是,发掘过程中也遭遇了种种困难。工作方面,由于海拔低,探方内积水渗水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安排专人用水泵抽水,并在尽量不影响发掘的情况下挖掘排水渠道。生活方面则主要是防范禽流感疫情。最近上海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禽流感疫情,考古队员的生命健康面临一定威胁。为了保证队员的身体健康,考古队采购了一系列预防类药物,并且避免到大型农贸市场采购肉类。

图6、魏坚教授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健、副主任陈杰在现场

      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受到了上海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26日,上海市文物局褚晓波副局长和松江区副区长于宁及开发建设甲方一行特意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古队驻地看望并慰问广大师生,并与各考古单位的代表欢聚一堂,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交流。于副区长指出,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复原上海先民的社会生活,为上海市民寻根问祖、探寻上海文化渊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材料,也必将有力促进上海市的“五个建设”,造福上海人民。

 图7、上海市和松江区相关领导与各考古单位代表合影留念

 在发掘工作中,我院考古队亦十分重视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分享考古成果。4月21日,考古队热情接待了前来参观学习的松江中学高中部的师生,并结合现场发掘情况简明扼要地为师生讲解了考古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田野考古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大家兴趣盎然,对考古工地的各项事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图8、松江中学高中部的师生认真听取讲解

图9、我院考古队全体师生在发掘现场合影

     目前,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我院广富林遗址考古队在不断取得考古新发现的同时,还与兄弟院校及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结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我院的进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院必将与各家单位展开更加广泛的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