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考察 >

昔日雄风今犹在——我院考古专业师生阴山大漠考察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7-04-14 06:02:00 阅读量:
 

应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旗委、宣传部的盛情邀请,326日至41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教授带领考古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在阴山南北及河套地区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古调查,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本次考察是在去年北京召开的“第二届河套文化研讨会”的基础上,由乌拉特后旗旗委、宣传部和文体局组织实施的。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野外调查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此次考察受到了乌拉特后旗以及巴彦淖尔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因而对乌拉特后旗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本次“乌拉特后旗历史文化考察团”,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博士生王晓琨、魏婧,硕士生昌硕、丁利娜、杨玥、董方旭等七人组成;同时应邀参加考察的有国家文史专家、内蒙古社科院舒振邦研究员,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天明研究员,包头市博物馆原馆长刘幻真研究员,包头市文管处主任张海斌副研究员,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站长胡延春副研究员、王德荣副研究员等;陪同考察的有乌拉特后旗旗委副书记杜振荣,旗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敏,宣传部副部长陈玉晶,文体局局长思沁高娃,文体局副局长霍建国,旗政协原秘书长达来,文化馆长额尔德尼等20余位专家和相关领导,以及后旗宣传部记者贾霞等。
 

巴彦淖尔市地跨阴山南北,灿烂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承载着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乌拉特后旗极具价值的恐龙化石区和阴山岩画,以及尘封以久的古城址、汉墓群、秦汉长城和古庙宇等,装扮着这个历史文化胜地,多年来都紧紧地吸引着考古学者的目光。茫茫戈壁滩上那悠闲的牛羊、阵阵的驼铃,以及草原那边悠扬的马头琴伴着激情奔放的歌声……,这一切都令我们神往!
 

325日下午3:00,考察团在魏坚老师的办公室里整装待发。晚2001我们登上了北京开往内蒙古西部的K263次列车——阴山大漠考察之旅开始了。
 

26日上午9:00,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我们到达了考察第一站——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在包头博物馆原馆长刘幻真和文管处主任张海斌的陪同下,考察团有幸参观了去年刚刚发掘的元代黄河古渡燕家梁遗址的出土文物。大量正在整理的精美陶、瓷器,令大家惊叹不已,工作人员热情的讲解也令我们兴趣盎然,同学们认真做了记录,并就瓷器的烧造技法、元代的墓葬形制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真是受益良多。
 

离开包头市文物处,我们驱车直奔第二个目的地——固阳县白灵淖尔乡的北魏怀朔镇故址。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穿梭在阴山之间,第一次这么亲近的感受着阴山雄风,同学们喜出望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阵相机快门声在耳边响起。
 

中午在固阳县受到了县文化局杨局长的亲切招待,一顿地道的地产莜面和羊肉的午餐让大家赞叹不已。下午2:30分考察团一行到达城圐圙古城址。在魏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行动迅速,开始了忙碌的测量、记录、拍照和GPS定位等工作。
 

据以往的考证,城圐圙古城即北魏设置的“六镇”之一怀朔镇故址。古城扼蒙古高原穿越阴山南下中原之咽喉,与武川、沃野二镇东西呼应,居于重要战略位置。该城呈不规则东西长方形,北墙一带地势较高,西北部为一土岗,其余地段较平坦。城内西北部有隐约可见的五金河水门遗迹,城外北部有寺庙遗迹等。置身于城内,北望漠漠的蒙古高原,南见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也许只有这样的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到前人独具匠心的军事策略。
 

时间匆匆而过,一个小时的调查之后,考察团继续西行,向着这次考察的重地——乌拉特后旗前进,那里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虽因为时间紧迫而在朦胧的月光下驱车赶路,却使我们感到别有一番情趣。晚九时许,我们终于到达了乌拉特后旗所在地巴音宝力格镇,那一张张真心相迎的笑脸让人感动!我们接受了早就等候在那里的后旗领导最热情的欢迎。晚宴上新鲜的手扒羊肉、甜美的河套美酒、香醇的奶茶、正宗的炒米、奶酪,还有扣人心弦的蒙古歌曲,好一个难忘的草原之夜啊!
 

27日早上7:30分,一个清新的早晨,红日初升,由五辆越野车组成的考察团车队从巴音宝力格镇准时出发。8:50分,我们穿越狼山,到达了原旗府所在地潮格温都尔镇的宝尔汗山(属阴山支脉,意为神山),在海拔1660米的山坡上,一副副精美的岩画呈现在大家眼前,马、羊、鹿、狗的形象栩栩如生,有的画面成组出现,真不愧是“阴山千里画廊”! 据推测,这些岩画是属于青铜时代猎牧民的作品。
 

岩画的周围还发现有两座“工”字形石板墓,初步推测为突厥遗存。拍照完毕,同学们对该山岩画和石板墓都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记录和绘图。
 

950分,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潮格温都尔镇的乌拉特后旗博物馆,作为自治区西部成立最早的旗县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的原角龙化石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主要有阴山岩画、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北方民族的生活用具和马具。另外,博物馆内还有乌拉特民族风情展,我们看到了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和精致古朴的民族用品,以及珍贵的苁蓉、发菜、驼绒等。
 

1100整,考察团西行30多公里,来到霍各乞苏木(乡政府),在苏木所在的铜矿区寻找10多年前魏坚教授曾在此发掘的铜矿冶炼遗址。然而当年发掘的冶炼遗址,现在已在一道大坝之内,被霍各乞铜矿排出的尾矿砂深深地掩埋起来了。据魏坚教授介绍,这处铜矿遗址年代至晚为秦汉时期,或可早到商周时期,其可能与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起源有密切关系,因而意义重大。魏坚教授惋惜的说:“现在急需一个抢救性方案!”
 

中午,霍各乞苏木领导热情招待了我们。用餐之后,我们参观了苏木政府新建的办公楼,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新气象实在令人羡慕!在短暂的座谈会上,魏坚教授对抢救铜矿冶炼遗址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方案,他的意见得到苏木领导的一致赞同。
 

离开霍各乞苏木,考察团继续向西进发,在一个多小时行程中,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浩瀚无垠的沙漠戈壁!无边的沙漠上,刚才还是一片寂静,忽然间却又是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那气势似乎是要把整个世界消灭在它的淫威之下。越野车几次陷在沙漠之中,踩着脚下软绵绵的黄沙,在沙漠中奋力推车的经历,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大漠沙如雪”的感觉。然而,置身茫茫戈壁,心胸开阔而又舒畅!那粗犷豪迈、雄浑壮阔的神韵给考察之旅增添了难忘的一笔!
 

下午250分,在霍各乞苏木呼和温都尔嘎查境内,考察团对一座保存完整的“工”字形石板墓进行了测量、记录。该墓较大,形制如罗马字母的“Ⅱ”字,南北长8.5米,两端宽达7米。墓南侧有东西向排列的12块立石,正与突厥“杀人立石”的习俗相符。
 

327日晚上的雨加雪,使得28日的清晨显得格外清冷。但是考察团一行兴趣丝毫不减。早8:00,考察团的五辆越野车就已经飞驰在从潮格镇到考察点的路上了。10:20分,在乌力吉边防派出所所长阿拉坦少校的带领下,考察团进入了潮格温都尔镇北面巴嘎毛都的后山沟里,专家们对该地的阴山岩画进行了考察。其中有一幅岩画上的藏文清晰可见,刘幻真老师说,这就是“六字真言”,可翻译为“水上的莲花”,可能与清代的喇嘛教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块岩石上发现了羊和“车”的形象在一起,或许对这些岩画年代的确定有所帮助。
 

在阿拉坦少校的带领下,1100整,考察团一行来到了位于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努如嘎查呼仁陶勒盖山上的汉外长城北线的一段。在距中蒙边境大约18公里处,同学们对该长城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该处长城墙体高1.1-1.2米,宽约2.3米,魏老师认为,这分别折合汉尺的五尺和一丈,说明这段长城的修建是有一定规制的。这是本次考察的一大收获。墙体两侧以戈壁滩上裸露的片岩就地取材,叠砌而成,比较整齐,中部填砂土碎石。经过二千多年风雨的冲蚀,由于砂土流失,两侧石砌墙体明显向中部倾斜。
 

触景生情,魏坚教授生动地向大家描述了战国至秦汉以来,汉匈之间金戈铁马、驰骋战场的那段史实,并详细地给大家讲解了长城的砌筑方法。他认为这就是汉武帝时徐自为修筑的五原“塞外列城”,据现场观测,这是一段没有完工的长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
 

我们沿长城往北,在距边境约12公里的一段地势低洼处,发现了相距约100米的两个水门,其上墙体有12层石块堆砌。水门高约25厘米,宽45厘米。并且在附近山顶发现两处采石场,岩石有明显被撬过的痕迹。
 

一个小时后,考察团来到位于潮格温都尔镇西尼乌素嘎查宝力格小组的汉外长城南线一段。此处长城除用泥土夯筑外,大段塞墙也是以片石叠砌,构造方法与北线相同。但南线长城的砌筑则较北线长城要坚固高大一些,一般底宽3.4米左右,高在2.2 2.3米之间,顶宽基本是底宽的一半,底宽和高度恰好分别是汉尺的一丈五和一丈。考察发现,各段墙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有的墙体明显较窄,且砌筑不规则,魏坚教授风趣地称为“豆腐渣”工程。
 

南线长城内侧约一公里处有相距不远的西尼乌素和朝伦圐圙两座烽火台。两者均为石砌,保存较好。西尼乌素烽火台底宽约5.5 5.7米,且南侧有边长约4米见方的房屋基址相连,东墙北侧与烽火台相连处辟门。
 

朝伦圐圙烽火台边长6.5米,残高3.2米,外侧以石块叠砌,内里用土石混筑。每两层石块相距约40厘米,每层石块下均垫有清晰可见的一层梭梭,以起到加固和防碱的作用。
 

乍暖还寒之时,朔风骤起,不时卷起大漠里的沙粒,灌进人们的衣领。考察团继续前行,来到南线长城里侧最西北端的朝伦圐圙古城时,已是下午2:30分。饥肠辘辘的我们虽然已经是筋疲力尽,但是面对苍茫戈壁上这座依然挺立的石城,想到这难得一见的考察,同学们却都丝毫没有怠慢,依旧迅速的在进行着测量、记录、GPS定位、采集标本等。
 

朝伦圐圙古城东北距南线长城约1公里,位于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西尼乌素嘎查境内。城墙用大石块垒砌,构筑坚固,平面呈方形,四角设有角台。城墙边长约128米,东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加筑有方形瓮城。 
 

城内发现有房址44座,大多为石砌而成,也见有少量的砖瓦砌筑的。形制有长方形、圆形、圆角长方形等。这座古城遗址地处光禄塞南线的最西端,构筑坚固,遗迹和遗物十分丰富,城内可以采集到铁锅残片,铜箭头和五铢钱等。据史料记载推测,这座古城或许就是西汉光禄塞防上的宿虏城遗址,但目前尚需作进一步的工作来确定。
 

古城测绘完毕,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大家纷纷站在长城和古城边合影留念,记下这神圣的一刻。试想当年,塞外戍楼高耸,烈马长弓,大漠孤烟,胡笳互动,边塞将士驰骋于一望无垠的戈壁大漠间……,此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千古绝句仿佛回荡在耳边。
 

测量工作结束时已是下午4:00点多,考察团驱车返回乌力吉边防派出所。途经赫日敏扎木烽火台和一段汉外长城的土筑塞墙时,同学们仍然忍着饥寒认真作了拍照和记录。
 

下午5:10,我们终于到达了乌力吉边防派出所。热情的武警战士们早已为我们准备了饭菜。他们餐厅、宿舍有条不紊的布置,让我们敬佩不已!所长阿拉坦少校以浑厚的男高音为我们演唱了悠扬悦耳的蒙古歌,文体局长思沁高娃也放歌回应,优美祝福的歌声中,我们一天工作的疲劳顿时荡然无存了。
 

两顿合一的晚餐联欢过后,已是下午6:30分,考察团在落日的余晖中踏上了归途。夕阳把大漠染成了金黄色,远处的黄羊疾驰而过,近旁的骆驼悠闲自得地游荡着,一切都那么和谐,让人感到惬意。不禁想起著名的《敕勒歌》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时的大漠虽然没有盛夏草原上绿草如茵、野花烂漫的景象,但宁静悠远的苍劲清爽滋味,却让人陶醉。领略着大自然的风情,一路上大家感慨万千。
 

返回巴音宝力格镇吉日格琅酒店已是晚上8:20了,同学们并没有休息,又忙碌着整理资料,工作结束已是深夜零点时分。
 

29日上午8:00,考察团驱车沿阴山南麓向西,来到磴口县境内的鸡鹿塞遗址。鸡鹿塞是汉代朔方郡在阴山西部长城沿线的一处重要军事据点,又曾是汉与匈奴和平交往的出入关塞。
 

一下车,同学们便爬上山坡,投入了紧张的测量、记录和采集标本等工作。六名同学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城址的测量、绘图工作;一组负责古城周围环境、相关遗迹的位置测量和绘图。因为时间紧张,魏坚教授也亲自把着绘图板,蹲在石堆旁画起图来!
 

鸡鹿塞位于今磴口县狼山西段的哈隆格乃沟口西侧的阶地上,古城高出山谷约8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正南北向,每边长约68米,城墙基部宽约6米,顶部宽约4.8米,墙体残高约5米。城墙全部以石块垒砌,外侧垒砌大石块,外表平直整齐,中间填充较小的石块和砂土。
 

城门位于南墙的偏西侧,宽约3米,并加筑有方形瓮城,城墙的四角还筑有向外突出的角台,南墙东部设有东西向斜坡形踏道。在古城外北侧及西侧,有东北——西南向的石墙一道,长约500余米,应是鸡鹿塞外侧的汉代塞墙。
 

测绘完鸡鹿塞古城,考察团驱车东行到达高阙塞遗址。该古城位于乌拉特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那仁乌博尔嘎查北侧的山脚下,古城夹在东侧的达巴图沟和西侧的查干沟的台地断崖之上,古城与达巴图沟河床西侧断崖高差近20米。
 

古城由南北两个石砌小城组成。北城略成方形,边长约36米,残高约4米。城墙基部宽约5.6米,顶部宽约3.8米,墙体系用较大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墙体内部填充小石块和砂土等。南墙中部设城门,宽约2米,城内东北角临沟处建有登城的南北向台阶式踏道,长约16米,宽约2米。城内发现有六间石砌房址,基本呈长方形。南城为长方形,其北墙共用北城的南墙并向东西延筑,东西长约58米,南北宽约42.5米,残高约2米。城墙基部宽约2.4米,顶部宽约1.8米,南墙偏东处设门址,宽约2.3米。城内发现有石砌房址。
 

在城址北墙及西墙外的缓坡之上,有一段东北~西南向的石墙,长约320米,宽约1.2米。石墙向东北至达巴图沟西沿,西南延伸与小山包相连,山包顶部有一座坍塌的石砌烽火台遗址,其南侧有一间相连的房址。
 

古城和烽火台的西面,扼查干沟两侧,有两座对称高耸的暗红色山峰,十分高大,形似双阙,高阙塞可能据此得名。
 

高阙塞的东北方向是宽阔的达巴图沟口,西南是查干沟口,城址位于两沟的交汇之处,控制着北方草原通向河套的交通咽喉,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确为绝佳的军事要塞。这与《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的记载符合。
 

完成高阙塞的调查、测绘已经是下午2:10,又是一个没有午餐的中午。但是大家却依旧在忘我地工作,虽然车上备有水和面包,可谁也舍不得错过调查现场的每一处遗迹。工作虽然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3:00左右,我们返回到青山镇,镇领导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快速用餐之后,考察团继续东行,到达巴音宝力格镇的滴水沟考察岩画。滴水沟岩画共26幅,画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人面纹、手印纹和动物纹等。从岩画内容和磨刻技法来看,这里的岩画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离开滴水沟,我们顺道参观了达拉盖山口的“古道民俗第一村”旅游景点。达拉盖山口自古以来就是内地商贾通往塞外的重要通道。这里有石碑一通,俗称“将军石”,上刻碑文云:“总统五千兵,纵横万里路。……忽逢重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村与树。”尾款为“同治壬申金运昌”等字。
 

5:20分,考察团到达狼山脚下的石兰计山口。由山口南侧进入山谷5公里后,我们到达了石兰计山谷的北口。在北口两侧的山梁之上,有宽约3.5米的长城遗迹。与长城连接,山顶有封闭的石墙,可能是屯兵之所。魏坚教授认为长城的形制、修建的地理位置与乌拉特前旗小佘太秦长城完全相同。因此,推测此处长城可能是秦长城。故此山口不可能是战国至汉代的高阙塞所在。
 

晚上8:00返回吉日格琅酒店,匆匆的晚饭过后,我们又开始整理资料。那晚,我们师生七人一起“失眠”了。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讲座和座谈会,给乌拉特后旗人民、也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几个学生直到凌晨4:00才睡觉,而魏坚教授却是早上近6:00才休息。
 

330日早上8:30分,《乌拉特文化专题讲座》在后旗旗政府礼堂举行,全旗副科以上干部400余人参加了这次讲座。王德荣副教授、魏坚教授先后在会上作了《文物资源与文物保护》和《乌拉特后旗边塞文化的考古学探索》的发言。魏坚教授主要就阴山岩画,长城、塞及塞外列城,河套汉墓与朔方郡三古城,突厥遗存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乌拉特后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对考古遗存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下午2:30分,“乌拉特后旗历史与民族文化学术座谈会”在后旗政协礼堂举行。会上,各方专家和领导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魏坚教授就乌拉特后旗文物工作的现状,指出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文物开发利用应该早规划、早操作,要求“各级领导重视”的同时,也要“重视各级领导”,这样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好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30日举办的讲座和座谈会是本次考察团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乌拉特后旗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讲座和座谈会的形式,全旗人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后旗自身具备的历史资源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会上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拓宽了后旗领导开展文化事业的视野;提出的一些发展新思路深受后旗领导的赞赏和重视。可以说,讲座和座谈会是本次考察活动的升华,必将为乌拉特后旗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晚上6:30分,热情好客的乌拉特后旗领导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欢送晚宴。悠扬的马头琴又一次响起,草原人民待客最高礼遇的全羊宴开始了。魏坚教授作为最尊贵的客人之一,参加了全羊宴的开宴仪式。滚烫飘香的奶茶、新鲜的手把羊肉、热情奔放的蒙古歌曲让我们陶醉!
 

接过洁白的哈达,畅饮醇香的马奶酒,感受着美妙的音乐旋律,这一夜我们真的“醉”了!“望不尽连绵的山川,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仿佛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331日早上8:30分,考察团一行离开了乌拉特后旗。途中参观了位于杭锦后旗的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的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午前到达巴彦淖尔市后,又参观了巴彦淖尔市博物馆和市文物工作站。
 

中午,巴彦淖尔市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下午,魏坚教授受邀在巴彦淖尔市政协礼堂,为全市干部作了《河套历史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学术报告。这是巴彦淖尔市举办的《河套历史文化专题讲座》的主要内容之一,座无虚席的大礼堂内,魏坚教授激情洋溢的报告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出席者。
 

讲座结束后,下午500,考察团离开巴彦淖尔市,驱车返回包头市。晚上,包头市文管处张海斌主任等又一次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们细致周到的安排、热情亲切的话语让我们又一次感动。
 

41日早上,考察团离开包头市,沿着阴山向东行进。上午九时许,我们到达阴山古刹——美岱召。在那里,我们受到了美岱召文物保管所苗润华所长的盛情款待。他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美岱召”的历史,介绍了美岱召的保护现状和发展计划,并且亲自带领我们参观了美岱召各处建筑,不时给我们一些风趣的提问,为我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美岱召是明朝土默特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的妻子三娘子主持兴建的。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明隆庆五年朝廷册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晚年,他崇信佛教,率领族人“以佛为宗,以僧为师”,使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明万历二十三年城寺落成,赐名福化城,后请西藏来的麦达力•呼图克图主持开光典礼并坐床讲经,由此蒙古人将这座庙称为“麦达力召”,汉人称其为“美岱召”。
 

中午1230分,丰盛的午餐过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岱召。
 

下午200左右,我们到达了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馆,付宁副馆长热情接待了我们。李虹、冯陆、丁勇、苏东等专业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五个展厅和文物库房,大量珍贵的文物精品令我们嘘唏不已!
 

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郝志成、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俊川、内蒙古博物馆副馆长付宁、张慧媛等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送行晚餐,并一直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
 

在从呼和浩特开往北京的K90次列车上,我们师生七人围坐在一起,敞开心扉,激情谈论着这次考察的经历、感受和收获,喜悦和兴奋之情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42号早上8:00,考察团一行返回人大校园,七天紧张的阴山大漠历史文化考察之旅圆满结束!

本次考察不仅配合乌拉特后旗顺利完成了历史文化遗存调查和定位工作,并受到乌拉特后旗以及巴彦淖尔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赞赏;同时也锻炼提高了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学生的野外调查实践能力,充实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丰富了大家的社会实践。七天的考察,我们也真切体会到了乌拉特后旗人们的热情和豪爽,感受到了河套人民宽广的胸怀。同学们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也受到了当地干部和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争得了荣誉,更提升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本次考察为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与乌拉特后旗及巴彦淖尔市更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建立了更加牢固的友谊!乌拉特后旗领导一再强调,希望能够和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专业达成长期协议,在乌拉特后旗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站,盛情邀请人大师生多多指导后旗工作!(丁利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