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考察 >

我院考古专业部分师生锡林郭勒文物考察纪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7-04-27 06:09:00 阅读量:
 

4月14日到15日,历史学院魏坚教授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杨伟光先生,以及历史系2003级学生陈姝婕、何京等一行,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分,一路驱车北上,前往内蒙古的锡林格勒草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文物考察活动。本次考察是魏坚教授为了与当地文物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并以带领学生熟悉北方草原文化为目的,以期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4日一早出发,我们中途在河北省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作了短暂参观。该遗址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所建。元中都是蒙元四都中最后建造的都城,但尚未完工就随着海山的去世而停建了。后于至正18年(1358年)被红巾军烧毁,只留下宫城城墙遗迹。
 

元中都所在的坝上草原,古称旺兀察都之地,草肥水美,南连中原汉地,北通漠北高原,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军事重地。元文宗曾在这里发动宫廷政变,从其兄手中夺取了帝位。这里既有辽阔的坝上草原,又有肥沃的千里农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重要的交汇点和结合点。
 

元中都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依次相套的三重城垣组成,现今只有宫城城墙保存较好。从1998年开始,文物部门对这一遗址进行勘探发掘,探明了主要建筑遗址的形状,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作为正殿的一号宫殿基址居于内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地表有琉璃瓦当、滴水和花砖等建筑构件。出土文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1个汉白玉角部螭首和9个台沿螭首。元中都遗址的发现还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虽然由于季节原因,沿途草场尚未返青,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望无际的广阔景象,仍然展现了北方草原独有的气韵与沧桑,令我们醉心不已,心胸也豁然舒畅起来。
 

下午2时许,我们到达锡林郭勒盟首府锡林浩特。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锡林郭勒盟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在锡林浩特,一行人参观了城市主要景观及代表性建筑贝子庙。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是内蒙古四大寺庙之一,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此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总建筑面积1.2平方公里。庙内有大量壁画,是研究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宝贵史料。近年来,贝子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已修复的朝克钦殿、却日殿和珠都巴殿等,重现了昔日的风采。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
 

从贝子庙出来,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敖包山顶,观看了气势宏伟的十三敖包。这里是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十分敬仰的神圣之地,每个敖包的周围都挂满了祈福的哈达。
 

随后,我们驱车来到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的锡林河的“九曲十八弯”。相传当年成吉思汗携夫人至此,放马扬鞭,登高俯视,河道在绿茵中穿行,牛羊撒落,百鸟低旋。成吉思汗夫人在遐想中,丝巾被吹落于地,化作了九曲长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养育着两岸勤劳的人民,锡林人亲切的称他为“母亲河”。如今,在高高的河岸之上,修建了具有浓郁蒙古民族特色的度假村。
 

当晚,我们受到了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和文联的热情接待。
 

次日上午,我们一行离开锡林浩特,来到本次考察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站——元上都遗址。该遗址是魏坚教授主持发掘的,他曾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曾为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刚刚完成了两卷本的《元上都》考古专著,因此对元上都怀有深厚的感情。魏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遗址的基本情况。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上都河镇东北约 20 公里处,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城内外埋藏文物极为丰富。据文献记载,元上都始建于1256年,是元世祖忽必烈耗费巨资用三年时间建成的,初名开平府。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便把开平府定为首都,再四年后改名为上都,又名上京、滦京。元朝在北京建立大都后,实行两京制,上都成为与大都(今北京)并列的元朝第二个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每年的夏季元朝皇帝都要带领臣僚来此避暑,处理政务。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终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始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屋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 ,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由此可想象上都当年之繁华。
 

在布局上,元上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其中宫城位于皇城正中偏北处,与皇城呈“回”字形。宫城为长方形,南北长605米,东西宽542米,墙两侧均用青砖包砌,四角建有角楼。皇城位于外城的东南部,大致呈方形,每边长1400余米,墙体两侧用石块包砌,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和蹬城的踏道。外城则是在皇城的西、北两面,由皇城的东、南两墙延伸修筑而成,平面呈方形,周长8800余米,全都用黄土夯筑。元上都作为元王朝的重要都城,其军事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在城外四周的山头上,一般都建有预警的烽火台。外城墙外四周挖有宽约26米的护城河,并筑有石堤护坡,以防坍塌。皇城的墙体外筑有凸出于墙体的24个梯形马面。
 

在元上都的北门外的龙岗下,有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设计修筑的一道防洪大坝,名为铁幡竿渠。此渠由龙岗东侧山岗下向西至上都城西北方的哈登台敖包山下,南折沿城西关外至闪电河。这是一项十分宏伟的排水工程。至今哈登台敖包之上仍留有当年的铁幡竿石基座。
 

    参观完元上都遗址后我们又继续驱车南行,来到多伦县。多伦县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南部,西与正蓝旗为邻。多伦是多伦淖尔的简称,是蒙古语“七个湖泊”的意思。历史上,多伦因著名的“多伦淖尔会盟”(又称“康熙会盟”)而名垂史册。虽已是午后,多伦县文物局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下午,县文物局吴克林局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汇宗寺和山西会馆。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康熙帝剿灭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后,亲自主持了多伦淖尔会盟,使漠北36旗正式并人清朝版图。会盟期间,康熙帝敕令,在多伦淖尔会盟处,仿北京故宫中和殿的风格,兴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寺庙。13年后大庙建成,大殿顶覆以蓝色琉璃瓦,故也称“蓝庙”,康熙帝赐名“汇宗寺”。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雍正帝敕令,在汇宗寺西南侧,又兴建精巧壮丽、气势宏伟的善因寺(新庙),1731年,善因寺建成。大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故称“黄庙”。清廷延请佛学造诣高深的二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主持善因寺宗教事务,协助清政府处理蒙藏事务。从此,多伦二庙成为蒙古地区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清朝对蒙古社会的统治地位。在藏传佛教中地位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的汇宗寺,其正殿1945年被追缴日军的苏蒙联军焚毁,其它偏殿等也多次被拆,但从2000年起历时5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800余万元对主体建筑进行修缮,现在已初步呈现出当年的盛况。

    山西会馆座落在县城西南角,由山西籍的旅蒙商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集资兴建,又称“伏魔宫”。因其供奉的主神是关羽,所以当地人又称“关帝庙”。该馆是多伦古商业兴衰的缩影。
 

山西会馆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紧凑合理,馆内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设计精巧,木刻、石刻、檐下柱梁、斗拱、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馆内有院四进、大殿三座,附跨院六座。会馆正殿供奉着身着战袍的关云长,东侧是怀抱宝剑、手托印章、全身披甲的关平,西侧是手捧青龙偃月刀的周仓,东西两侧是十八般兵器。
 

会馆建筑最有特色的是戏台,戏台座南朝北,正中悬挂雕刻鎏金花边的长方形匾额,上书“水镜台”三个字,系清代康熙年间书法大家傅山所书。戏台设有上下阶梯,底座由长方形条石砌成,高约8尺,呈“凸”字形。台上两根大红明柱支撑着戏台的前半部分,后面的屏风上端写有“紫金东来”四个大字。戏台楼顶四角的飞檐斜刺天空,斗拱的顶部有麒麟图案,台上悬挂着两面镜子,在台下找好角度观看此镜可看到善因寺全景。
 

1933年7月,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曾在这里召开万人抗日演讲大会,号召民众团结起来,投身到抗日斗争中。为缅怀先烈,这里树立了吉鸿昌将军的大理石雕像。
 

山西会馆作为典型的中原文化艺术建筑群落,矗立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实际上成为了蒙古族了解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特别是对蒙古族商品经济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山西会馆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午五时,我们结束了两天紧张而丰富的参观活动,返回北京。这次考察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对草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有了一个全面而生动的了解,而且对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姝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