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考察 >

2011级文博专业师生考察曲阳定窑遗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2-04-20 08:07:00 阅读量:
 

     2012年4月15日,历史学院2011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全体研究生在刘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河北省曲阳县定窑遗址进行考察,参加考察的还有魏坚老师、张林虎老师、刘新光老师以和考古及博物馆专业的部分研究生。
     此次考察是文博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陶瓷器研究》的移地教学,是教学计划内的一部分。自开学以来的6个教学周内,同学们已经对陶瓷史、陶瓷考古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行配合陶瓷断代的研究,旨在帮助同学们对窑址、窑炉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深入了解一个窑址在不同时期的瓷业产品特征。参观考察前,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曲阳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及出土资料等,参观路线和后勤工作也是在同学们的参与下完成的。
     4月15日早上六点,当淡淡的晨曦映照在春日的校园,周末的清晨还是一片宁静的时候,我们就在凉爽的晨风中出发了。曲阳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距北京247公里,单程大约需要3个小时。
          

    人民大学—曲阳定窑遗址


     上午九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这里建有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和定窑作坊遗址展馆。文保所杨敬好所长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了所里的文物,并就定窑的历史、出土文物以及一些器物的具体用法等做了详细的讲解。
                

          

                                  杨所长给同学们做讲解


     文保所里陈列的两块石碑对研究定窑及瓷业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一块立于五代后周时期,碑文中说明立碑人中有一位钤辖瓷窑商税务使,可见当时的瓷器交易量已十分可观,朝廷在这里专门委派了征税的官员;另一块重刻于北宋宣和年间,其碑文中提到的出资人是一位往来于这里的中山府瓷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定瓷市场的繁荣情况。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定窑作坊遗址展馆。在全封闭式保护大棚内,我们看到了三座“馒头形”窑炉遗址,其中五代至北宋早期1座,北宋晚期1座,金代1座。窑炉的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等结构清晰可见,窑炉附近的作坊还存有加工瓷土的圆形槽碾等设施。从残存的窑体来看,窑的容积都不大。因为窑体小有利于对窑温的控制,所以窑内空间能达到五、六立方米就已经算大窑了。
         

          

     窑炉1

          
         

         窑炉2


     展厅中还陈列着烧制陶瓷的系列泥塑作品,包括取土、碾土、淘洗、制坯、修坯、装饰、施釉、祭祀、装烧、出窑等一整套工艺流程,百余件泥塑作品做的惟妙惟肖,非常形象。
                        

                        

        陶瓷烧制工艺流程(部分)


     从展馆出来,我们便开始了窑址考察。定窑遗址分布很广,东起北镇村东面的通天河畔,西至燕川村,东西长达10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据说,这里当年可谓“大窑三千六,小窑不计数。”
         

           

     涧磁村定窑遗址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一座窑包上,窑包由烧制瓷器时扔出来的废弃物堆积而成,包括瓷器碎片、窑具和炉渣等。这里共有13座大小不等的窑包,我们踏查了其中的三座。因为每一座窑包都不是一个时期所堆成的,所以要寻找特定时期的瓷片或者对发现的瓷片进行断代都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在这些废弃物堆积上,仔细观摩瓷片和窑具,然后汇合一处聆听老师的介绍和讲解。

            
          

    现场教学1


          

      现场教学2

 
     参观考察至下午两点方告结束,我们到镇上吃过午饭,然后驱车返回北京,一日的考察活动圆满落幕。同学们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本次考察大家看到的瓷片和窑具标本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它们包括了从唐末五代至北宋、金、元等各个历史时期,下堂课将就考察所得作进一步的学习和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