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聚焦三星堆,探索古文明”学术讲座举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6-17 10:41:34 阅读量:
 


2021年6月1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三十七讲在公共教学一楼12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聚焦三星堆,探索古文明”,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三星堆遗址发掘考古专家咨询组组长王巍教授,讲座由魏坚教授主持,吕学明教授担任评议。


讲座现场


魏坚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中,王巍老师首先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的几个焦点问题,例如三星堆遗址属于祭祀坑还是器物坑?这些坑彼此是何关系?它们是被同时埋的吗?住在三星堆和金沙的人关系是怎样的?其后,王巍老师简要介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前的考古发现,并重点介绍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考古发现。目前社会上围绕三星堆一、二号坑有众多见解,如是否是外星文明?是否是世界朝圣中心?是否是西亚的外来文明?是否炮制夏商王朝先进的假象?同时学术界围绕三星堆一、二号坑性质也有争论,如是否是器物坑?是否是祭祀坑?是否是亡国的物证?是否来自域外?是否与境外其他文明发生过密切的联系?


王巍教授讲座中


 

然后,王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进入新世纪后三星堆古城和宫殿区的考古发掘成果。迄今为止,在成都平原已经发现了宝墩文化的8座古城,这些古城的周围分布着很多中小型聚落,其中宝墩古城面积达276万平方米,是宝墩文化的中心。宝墩古城城内发现多组大型建筑,这表明长江上游的文明化进程加快,为三星堆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王巍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掘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方法,例如通过显微观察、高光谱、纳米CT等方法对4号坑灰烬层剖面进行观察分析,初步判断四号坑灰烬层没有明显分层;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至4号坑灰烬层中有蚕丝蛋白,说明4号祭祀坑中曾经存在过丝绸;显微观察发现3号坑部分青铜表面有纺织品残留物等。在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过程中,央视直播事件尤为引人注目。央视还推出了虚拟系列短片《大立人》《面具》《神树》三集虚拟小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大立人与记者的实时互动,达到混合现实虚拟技术新的突破应用,使得传播信息量最大化,观众如身临其境,深深地为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蜀文明的魅力折服。



讲座现场


另外,王巍老师讲解了关于三星堆的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三星堆遗址文化遗存的分期和三星堆文化的年代问题。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遗存的年代为距今4400年到3000年,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文化时期。三星堆一期为宝墩文化,二期是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的年代为距今4400年到3600年。三星堆文化的年代约3600年到3000年。在三星堆文化的基础之上,王巍老师又简要阐释了成都平原春秋之前文化发展序列,即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十二桥文化。第二个问题是三星堆文化的主人是谁?文献记载了古蜀国的五个王(系):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因此,三星堆文化可能是鱼凫王系创造的文化。第三个问题是有关三星堆遗址一到八号坑性质的几种见解。有祭祀坑说、器物坑说、仓促埋入说、毁弃埋入说等几种主要说法。此外,对于三星堆与金沙的关系问题,王巍老师认为,两个址年代基本上前后衔接,此消彼长。金沙是在继承三星堆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因素而形成的,在信仰方面似有所不同,但不排除是古蜀国不同势力集团的权力更迭造成的。另外王巍老师探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相关问题以及古蜀文明与夏商王朝的关系问题。王巍老师认为三星堆文化早期受到了二里头文化的影响而三星堆文化晚期和金沙·十二桥文化则受到了商王朝文化的影响。

最后,王巍老师就三星堆文化中是否有域外文明的影响这一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王巍老师认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很正常的,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夏商王朝的冶金术就是在西亚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目前,不能排除境外文明因素曾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影响,比如,黄金面具和金杖,以及对黄金的重视。但是,要论证文明之间发生过密切的交流,应当符合几个条件:时间上基本同时,不应相差数百年甚至更长;距离上,两者之间距离接近,如果很远,应当找到中间的环节;二者应当极为相似,以至于很难认为它们是独自发明的。三星堆和夏商王朝的交流符合上述条件,论证三星堆接受了境外文明的影响,也应符合这些条件。文明交流互鉴要证据,目前,似乎还没有这几个方面确切的证据。

吕学明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评议。首先对王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听完讲座后深受启发。不仅考古界非常重视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的发掘,社会各界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里,应借此良机乘此东风大力宣传考古学。另外,对于三星堆遗址吕学明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去认为一号坑是宗庙祭器埋葬坑,二号坑是神庙祭器埋葬坑。但就新一轮的发掘来看,祭祀坑的可能性变弱,可大胆猜想是否是蜀王墓葬,希望未来能够揭开这一谜题。


吕学明教授进行评议


接下来,王巍老师与观众进行了互动讨论。例如,兰博同学提问:除了之前发掘的1、2号坑和这次发掘的3-8号坑,在周边地区做勘探时,是否还发现有其他的遗迹现象?赵凌烟同学提问:京津冀地区这些晚商至西周中期贵族墓随葬单纯的鼎簋组合,跟三星堆的尊罍组合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统治阶级的生活习惯还是精神信仰,或者是其它因素?陈胜前老师也提出了为什么要祭祀等一系列问题。对此,王巍老师也一一解答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如就尊罍问题来说,三星堆尊罍的功用得另当别论,不能径直理解成“酒器”,它们在三星堆集中出现可能出于当地统治者的选择、商王朝统治者的“允许”或商人的传授,具体的原因还难以推断。再如祭祀是为了通过自己的神的贡献,以求神的庇护等。



现场同学提问


参加讲座老师合影


最后,魏坚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魏坚教授表示,今天晚上是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的学术盛宴,王巍老师为大家细致梳理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经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三星堆考古在考古史上的地位,讲座中着重介绍了央视直播三星堆考古事件,直播上热搜,收视创新高,可见考古学不能成为象牙塔里考古学家自己的事情,更要慢慢走向大众。魏坚教授最后强调,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础,考古就是要挖土,不挖土不是考古!期望未来有更多的考古新发现,有更多的年轻学者投入到考古研究之中!


文:刘慧

图:董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