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06-11 08:55:47 阅读量:
 
  2016年6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在中国人民大学做了题为“生与死——两个世界的徘徊”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的第十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主持,李梅田教授评议。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教授、刘未、张林虎、陈晓露、曹斌、森谷一树等老师参加,同时还吸引了许多其他院系的学生和校外文物爱好者前来聆听。

齐东方老师讲座


  齐老师通过罗马庞培古城中的墓葬区位与中国古代墓葬区位之间的对比,引出了此次讲座的主要观点——生死观是影响墓葬形式的重要因素。墓葬是生与死的对接,是联系死者与生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在将诸多墓葬材料进行归纳整合之后,齐老师提出,我们应将具体问题置于整体历史之中,拉长历史脉络就会发现,人们看待生死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阳宅到阴宅:观念的体现

  墓葬体现着死者的理想追求与生者的人道情怀。“事死如事生”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丧葬中长久存在,墓葬通过模拟地上住宅的形式试图直接展现现实生活。古人寄情于以墓葬延续生前的富贵,殚精竭虑地营造这一地下世界,用以体现当时人们复杂的生死观念。随葬品的摆放位置和组合讲究,象征着建筑组合中不同的空间,也反映着时人对于生、死的观念,表达着他们的想法与追求。

讲座现场

 

“死生不知与不得”:魏晋之际大转变

  汉末以降,盗墓之风盛行,曹操提出“不封不树”之薄葬主张。“死者不知,生者不得”,这种新出现的薄葬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全新认识。齐老师指出,这种薄葬之风既非墓葬的演变,亦非个人观念,而是一种移风易俗。战乱给人们带来反思,使人们的生死观产生了巨大转变。此时,墓葬在建造方式也进行了变通,墓葬空间的功用被重新定义。
 

人间乐园的构拟:宋墓所见乐观情怀

  不同于魏晋之际超脱成仙、彼岸世界的生死观念,安史之乱以后,古人的生死观再次发生转变。晚唐之时,生人对于死者的祭奠更多是在墓葬空间之外。宋元时期墓葬壁画的乐观情绪已成为新时代之主旋律,更多的是真实的表演场景,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可见宋人对待死亡已不同于以往的悲观消极,而是通过乐观来表述对生命的爱恋。
  李梅田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评议,提出目前考古学研究更多是着眼于对墓葬形制的划分,齐东方教授是在此基础上,对长时段的墓葬资料进行研究,讨论人们生死观的变化对于墓葬外在表现的影响。考古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墓葬本身,考古学家最终思考的问题是怎样看待死亡、处理死亡,此次讲座的内容正使我们对墓葬的关注从形制、随葬品进而升华到生死观的讨论,是一种极为理性的思辨。

李梅田教授评议


  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在李梅田教授点评之后,同学们都踊跃发问,齐老师也都做了详尽的解答。

提问环节

齐东方教授回答问题


  最后,魏坚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魏坚教授指出,于考古学而言,墓葬是最重要的研究资料之一。不同时期生死观念的不同使我们看到不同时期墓葬的绚丽多彩。于中国人而言,生居死葬,死与生因互相区分而界限明显,但丧葬活动更体现着生人的行为表现与目的追求。故而我们在研究问题之时不仅应熟悉材料,更要将问题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之中,以探寻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改变。(张美晨)

魏坚教授总结

讲座结束后合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