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 |
铿锵四人行:“以法律保护文化...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讲座预告 | 《文化遗产保护... | |
征稿 |《北方民族考古》(第... | |
新书推荐 |《蒙古及周边地区...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 | |
讲座纪要|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 |
最新信息 | |
铿锵四人行:“以法律保护文化...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讲座预告 | 《文化遗产保护... | |
征稿 |《北方民族考古》(第... | |
新书推荐 |《蒙古及周边地区...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 | |
讲座纪要|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 |
考古发掘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2020古北口五里坨段长城遗... |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顶酷热——慈城考古进行时 | |
2020年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 | |
2020年宁波慈城东门村遗址... |
齐东方老师讲座
由阳宅到阴宅:观念的体现
墓葬体现着死者的理想追求与生者的人道情怀。“事死如事生”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丧葬中长久存在,墓葬通过模拟地上住宅的形式试图直接展现现实生活。古人寄情于以墓葬延续生前的富贵,殚精竭虑地营造这一地下世界,用以体现当时人们复杂的生死观念。随葬品的摆放位置和组合讲究,象征着建筑组合中不同的空间,也反映着时人对于生、死的观念,表达着他们的想法与追求。
讲座现场
“死生不知与不得”:魏晋之际大转变
汉末以降,盗墓之风盛行,曹操提出“不封不树”之薄葬主张。“死者不知,生者不得”,这种新出现的薄葬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全新认识。齐老师指出,这种薄葬之风既非墓葬的演变,亦非个人观念,而是一种移风易俗。战乱给人们带来反思,使人们的生死观产生了巨大转变。此时,墓葬在建造方式也进行了变通,墓葬空间的功用被重新定义。人间乐园的构拟:宋墓所见乐观情怀
不同于魏晋之际超脱成仙、彼岸世界的生死观念,安史之乱以后,古人的生死观再次发生转变。晚唐之时,生人对于死者的祭奠更多是在墓葬空间之外。宋元时期墓葬壁画的乐观情绪已成为新时代之主旋律,更多的是真实的表演场景,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可见宋人对待死亡已不同于以往的悲观消极,而是通过乐观来表述对生命的爱恋。
李梅田教授评议
提问环节
齐东方教授回答问题
魏坚教授总结
讲座结束后合影
友情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