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西周国家的技术变革和社会转型——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第一期)纪要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12-01 08:00:32 阅读量:
 

  2016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曹斌老师召集的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第一期)——“西周国家的技术变革和社会转型”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三层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分为上下半场,持续近4个小时。上半场由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赵昊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寅讲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曹斌讲师做主题报告,中央名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朱萍讲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曹大志助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陈坤龙副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阎志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常怀颖助理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惠夕平副教授、中央名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赛讲师、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黄一馆员、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陈北辰博士等10多名青年学者参与对谈。

曹斌老师介绍第一期沙龙主旨

   上半场罗璇同学主持,赵昊博士首先做“技术、产业与城市——西周时期的大型制骨工业”的学术演讲。赵昊博士以西周时期周原地区的云塘制骨地点为主要研究切入点,对整个西周的手工业、技术、材料来源做了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大量骨制品的显微观察,发现他们的锯口大多数都是比较整齐,应该为比较娴熟的工匠而制作的。在所有骨制品中发现最多的就是骨笄和骨针,而且多是作为低端日用品,高端产品却很少。这种制骨行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资源和劳动力密集,低技术、高技能,社会需求量巨大。同时也指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制骨工业也是有了一些变化,通过原料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生产标准化、跨行业合作实现行业发展。最后赵昊博士总结了制骨业所反映的西周晚期手工业特征:需求巨大,低技术门槛,标准化工业;产品类型和原料多样化;跨部门合作;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时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


赵昊博士演讲

   罗武干老师以“冶金考古拾遗”为题,从冶金考古的定义及古代金属技术的重要性开始,讲述了我国早期砷铜之路、模拟标准金相图谱研究及铅同位素产源研究等三方面的具体研究案例。关于我国早期砷铜之路的研究,他指出就现有材料来看,我国的砷铜技术由新疆经河西走廊传入的可能性受到挑战,需要更多的材料来佐证。我国早期砷铜技术的传播路径及区域特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模拟标准金相图谱研究部分,罗武干老师介绍了他通过模拟古代范铸条件铸造出一些列不同合金配比的青铜板材,并对它们进行了各种形变加工实验,最终从理论上及模拟实验角度,在国际上首次区分了热锻金相与冷段之后退火金相组织。并首次提出,高锡青铜760摄氏度以上热锻加工所获得材料不是典型热锻金相组织,在对这种材料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能进行讨论后,指出其在研究古代高锡青铜兵器等器物的社会属性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在铅同位素产源研究方面,罗武干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前人研究地基础上,完善了普通铅同位素研究的新模式,即在分析青铜器样品的铅成矿模式、铅年龄及所属地球化学省的基础上,结合考古类型学、历史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系统探索了夏响铺墓地出土青铜器的铅料来源,及春秋早期申国与周王室、秦国等其它邻国的互动交流情况。

  张寅老师以“西周时期周、秦、戎关系的考古学观察”为题,将陇山东西两侧作为研究的主要区域,讨论了西周王朝兴衰、秦人崛起、西戎更替等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问题。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周、秦、戎等古代民族在此活动,并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随着甘谷毛家坪、崇信于家湾、灵台白草坡、庄浪徐家碾、合水九站、礼县西山、大堡子山、清水李崖等一批考古遗址的发掘,西周时期的周文化、秦文化、西戎文化的面貌逐渐显现。此次报告用考古学方法对陇山东西两侧两周时期的周、秦、戎考古学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对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变迁与互动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勾勒出周、秦、戎诸民族在此活动的历史轨迹。

  曹斌老师以“公元前九百年西周社会的转型”为题,首先指出西周诸多的学术问题需要从大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理解,否则无法解释西周中期出现的一些变化。因此他借**古学长时段动态文化过程研究的优势,指出西周王朝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并非铁板一块,国家也不是在同一模式下匀速均变,而是于恭王前后在器用制度、礼制文化、日常生活秩序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批遗址兴起、一批遗址衰落,考古学文化从多样、面貌复杂转变为周文化的绝对主导。这种变化属整体性、结构性的变化,整个国家等级化、秩序化明显,国家政体也随之从大贵族集团主导转变为王权为中心的集权体制。


对谈环节陈坤龙副教授发言

 

  此次沙龙的下半场为圆桌讨论环节,曹斌老师主持,各位学者主要就本次沙龙的议题和未来沙龙的形式、主题进行了讨论。朱萍老师首先指出平民化手工业的问题,并表示很认同赵昊博士的研究。对于沙龙未来的形式,希望议题能更加集中。陈坤龙老师对四位青年学者的发言进行一一评述,并表示了对曹斌老师研究的关注。对于以后的沙龙,希望议题范围更广一些,但是每次主题发言的人数可以少一些,讨论人数多一些,考古和科技多结合。曹大志老师就礼制“改革”一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西周国家的礼制变化可能并不是西方学者所讲的突变,有的是渐变形成的。阎志老师对于西周社会的变化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西周中期的变化在“册命赐服”以及西周早期军事性质的“监”变为“国”等方面也有体现,同时指出“厉王革典”是有据所依的。常怀颖老师同意曹大志老师对于西周礼制变革(革命)的看法,并举车马、编钟的例子进行说明。对于下次沙龙的形式,希望议题集中,每次举办前发言者提前发布摘要供参加者了解,内容最好是已经完成且确定发表刊物但尚未发表的文章。惠夕平老师希望以后的沙龙可以多邀请京外高校的青年老师参加。罗武干老师称本次沙龙也是科技考古学者的一次充电,此外指出自己首先研究的叶家山墓地铜器数据揭示出了资源分配的问题,认为西周早期的矿源是国家严格掌控。黄一老师在对西周国家转型问题关注的同时,建议未来沙龙主题更加明确、集中,并将每次讨论的议题在“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微信群”提前发布,有兴趣的青年学者就议题提前报名发言或参加讨论。陈北辰博士重点讨论西周礼制变革的问题,并特别介绍了罗森教授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变化。


与会青年学者合影

 

  本次沙龙是国内外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的第一次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与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博士生都对未来的沙龙抱以极高地期待,希望“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可以成长为“周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周文化研究的前进。(罗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