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 |
铿锵四人行:“以法律保护文化...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讲座预告 | 《文化遗产保护... | |
征稿 |《北方民族考古》(第... | |
新书推荐 |《蒙古及周边地区...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 | |
讲座纪要|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 |
最新信息 | |
铿锵四人行:“以法律保护文化...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讲座预告 | 《文化遗产保护... | |
征稿 |《北方民族考古》(第... | |
新书推荐 |《蒙古及周边地区...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 | |
讲座纪要|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 |
考古发掘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 | |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2020古北口五里坨段长城遗... |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 | |
顶酷热——慈城考古进行时 | |
2020年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 | |
2020年宁波慈城东门村遗址... |
(图片1)陈胜前教授在讲座中
陈胜前教授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吕遵谔教授,学习旧石器时代考古。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考古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教授与“新考古学”的主要创始人路易斯.宾福德教授学习史前考古学,20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回吉林大学任教。现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与领域包括考古学理论、考古学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史前艺术、考古教育等。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发展中国考古学理论的探讨,建立磨制石器分析的基本方法论框架与开展细石器的理论分析研究,解释中国农业起源的文化机制与多样性,以及发展遗址过程研究等。已发表各类论文三十余篇。译有《追寻人类的过去》、《考古学的关键概念》;近期即将出版专著《史前的现代化》、《思考考古学》。
(图片2)吕学明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共分八讲,历时四天,分主题分别为“考古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当代考古学争论的基本点”、“文化历史考古的问题”、“过程考古学”、“中程理论(Binford经典论文讲解)”、“后过程考古学”、“透物见人的考古学”及“构建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体系”。这八讲以考古学理论的纵向发展为主线,涵盖了当代考古学理论的几大主要流派,既介绍了当代考古学理论研究的总体发展状况,又着重探讨了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及研究方法。尤其是最后一讲“构建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体系”,陈胜前教授探讨了中国考古学反向创新的可能性,指出中国考古学应当将理论、方法与时代结合起来,在西方考古学的基础之上,择其精华,实现反向创新。
(图片3)讲座现场
每一讲都十分精彩,现场的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我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提出细石器时代石器工艺的传播与人类迁移有一定的联系,得到陈胜前教授的回应并深入探讨。吕学明教授肯定了陈胜前教授的工作成果,认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视野,值得我们学习。陈胜前教授也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严谨而富有启发性的回答,引发了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和深入思考。为期四天的讲座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图片4)同学提问
友情链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