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俄罗斯叶尼塞河比斯古诺夫卡(Piskunovka)遗址发掘记事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8-08-04 11:38:04 阅读量:
 
 
撰文/董耘 照片/人大师生
 
    应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考古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王晓琨老师、中国岩画学会张文静老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五名,于7月4日凌晨三点出发前往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Krasnoyarsk),参加“中国-俄罗斯文化研究中的考古资料与野外考古研讨会”,历约四小时的航程后,在机场与曼德雷卡.派威尔.美拉第威尔维奇(Mandryka Pavel Vladimirovich)教授、权乾坤博士、张胤哲博士会合,再搭三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和摆渡船,当天中午抵达了位于叶尼塞河畔的比斯古诺夫卡遗址,并在这个深藏于泰加森林深处的发掘工地,和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五十余名师生汇合。
 
人大考古师生出发前合影
 
美丽的叶尼塞河
 
前往遗址途中叶尼塞河上的摆渡船
 
我们的营地
 
考古发掘的一天
 
  由于地处北纬60度高纬度,此地的日落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因此白天很长,而在每一个漫长的一天中,我们也有很充实的行程:每天早上七点,值班人员会叫醒散落于林中各处的帐篷中的学生们,待大家就着叶尼塞河冰凉的河水洗漱完毕后,于七点半准时开饭。早饭后就开始了一天的田野发掘工作,我们主要参与的是距离扎营处较近的两个探方,当时在进行的是早期铁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地层,遗址的其它部分尚有其它探方与试掘坑(俄罗斯的田野考古以试掘坑的方式代替中国田野考古惯用的探铲)。探方一角有一人负责全站仪,两人负责收集及登记出土遗物的位置与信息,其他人则拿着手铲一字排开,一点一点地仔细检查、翻找每一寸泥土或土块中是否有陶片、石器、骨头等人类活动的遗存,一层一层的往下做,一旦有所发现,就会很开心的振臂高呼” Находка(找到了)!”,负责收集的学生就会闻声过来登记遗物的三维坐标,这些三维坐标将来会用AutoCAD制作成立体图,以供后来的研究使用。几天下来,Находка一词也成为人大学生最熟悉的俄文单字。
 
人大学生参与发掘
 
  除了发掘,我们也观摩室内整理工作。他们在标签上标注的信息很详细,像是地名、年分、探方、文化层、探方内的编号单位、遗物编号和出土位置距离地表的深度等,每一片陶片都会有自己的标签,即使陶片小如指甲盖也是如此。标签都是用铅笔写的,如果是在室外清洗陶片的时候,为防标签被风吹走,他们会将标签浸水后再和遗物一起放置在塑料盘上,就可以有效的稳住标签,并且因为是用铅笔写的,浸水也不会使得字迹模糊。再拼对陶器之前,他们会先用一种自制的、混有酒精的液体涂抹在陶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之后再进行拼对。在参与发掘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俄罗斯考古的几个部分,感觉他们的每个步骤都是经过思考之后形成的,每一步都有其道理,虽然稍显繁琐,但却也非常细致。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使用的标签
 
人大学生与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师生一起整理资料
 
  曼德雷卡教授也带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工地的运作。例如,除了考古发掘之外,曼德雷卡教授还请了地质学的研究人员来这个遗址采集土样,观察此地的土层形成原因和时间。并且也介绍了遗址的总体发掘、出土遗物情况。此外,曼德雷卡教授说了三个森林法则,提醒我们这些首次在森林中生活的中国学生,分别是先保证自己安全,再帮助别人,如果遇到不熟悉或不属于自己的事物时,不要触碰。
 
俄罗斯采集碳样的工具
 
曼德雷卡教授为我们解说地层
 
曼德雷卡教授介绍比斯古诺夫卡遗址出土遗物
 
  工作进行到十一点就暂告一段落,十一点是吃第二顿早餐的时间。由于白天漫长的缘故,工地上一天会吃四餐。第二顿早餐吃得比较简单,每人两片面包,其上涂抹有果酱、蛋黄酱、鱼肉罐头等,再配上一杯热茶。第二顿早餐后又工作一个半小时,两点吃午餐。午餐通常是米饭或通心粉作为主食,浇上一汤匙鸡肉和蔬菜做的酱汁,再搭配汤、面包和茶。午餐后休息到五点钟,这段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有人睡午觉,有人则去洗澡。他们在河边搭起一个小帐棚,里面有烧水的设施,温暖的水蒸气充满在帐篷中,这个简易的桑拿房,让洗澡成为又湿又冷考古工地上的一种享受。休息结束后再工作两小时,七点是晚餐时间,晚餐后就不在工作了。以上的四餐都是由学生轮班负责,每天有三四名学生负责整个工地的饭食和厨房清洁工作。晚上十一点时,学生们会抱着吉他齐聚篝火旁,聊天、唱歌,有时也烤马铃薯和面包来吃。有几次曼德雷卡教授也在篝火旁弹吉他唱着自己写的歌,他的学生们都会唱他写的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俄文,但仍可以从音乐中听到考古人的情怀。
 
工地上的饭食
 
叶尼塞河边的简易桑拿房
 
河畔的篝火
 
徒步十六公里
 
  7日早晨,全体师生整装出发,徒步前往一个距离工地来回约十六公里的岩画遗址。我们一路沿着叶尼塞河,五十人成一纵列,在森林中互相帮助、鱼贯前行,每隔十五分钟就停下脚步,互相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侵扰,待检查完毕才继续前行。我们的终点是前方一个小支流汇入叶尼塞河的河口,在哪里已经有饭食轮班的人员先行搭船抵达,准备简便的午餐等着我们。到了河口后,我们分成五人一组,轮流搭乘曼德雷卡教授亲自驾驶的摩托艇渡过河口去看岩画。该遗址的岩画包括鹿、萨满信仰的人物等,不甚明显但仔细观察时仍清晰可见,展现了叶尼塞河畔居民的信仰。全体都参观完毕之后,大家又再原路返回营地。
 
 
徒步间歇
 
搭船去看岩画
 
观察岩画
 
考古学名字、火锅与饺子
 
  8号下午举行了一个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考古系的传统仪式。这个仪式透过闯关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其中学习互助的精神,闯关成功的人最后会获得一个”考古学名字”,并且被授予作为考古学家的资格。
 
 
仪式后的合影
 
   这一天的晚餐轮到人民大学的师生准备饭食。我们做了一大锅麻辣火锅和饺子,许多俄罗斯学生也很感兴趣,纷纷卷起袖子来帮忙擀面团和包饺子,并且包得成果很有水平,长相不输给中国学生的手艺。
 
王晓琨老师和俄罗斯学生一起包饺子
 
叶尼塞河畔的研讨会
 
  9日午后,我们在工地上举行了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王晓琨老师所讲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系概况》、《内蒙古伊和淖尔墓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张文静老师的《中国岩画的类型与分布》,张倩的《苏尼特车辆岩画的分类与分期研究》,阿热阿依的《中国手印岩画的研究综述》,董耘的《拓跋鲜卑的迁徙》,王秦岭的《中国墓葬发掘的基本范式》,方晴的《中国的考古统计学》,由权乾坤博士担任翻译,最后由曼德雷卡教授解说比斯古诺夫卡遗址的总体情况与目前的发掘概况。以上会议内容对中国考古学中鲜卑、岩画、田野考古、统计学等几个方面做了大致的介绍,引起俄罗斯师生的提问,双方针对不同的议题有比较充分的讨论。
 
 
工地厨房里的国际研讨会
 
 
曼德雷卡教授介绍遗址情况
 
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
 
  9日晚上工地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于是10日下午大部分师生都撤离了营地,人大师生也回到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我们在市区待了四天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前往曼德雷卡教授在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办公室,双方互相交换书籍与数据,参观西联大考古系的标本室,并与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格勒给寥夫.杰尼斯.尼古拉耶维奇(Gergilev Denis Nikolaevich)会面。
  我们也参观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博物馆。馆内的展览内容包括奥库涅夫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塔加尔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的遗物,以前苏联时期的摆设方式呈现,虽然空间狭小,但却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另有展览收集俄罗斯少数民族服饰和生活用具,以及早年民族学调查所遗留下的照片,生动地呈现了多元民族的不同姿态。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互换学术资料
 
与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会面
 
 
在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人文楼里的合影
 
结语与致谢
 
  十天的俄罗斯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此行让我们收获颇多,认识了俄罗斯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考古工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并在期间和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师生有所交流,看到俄罗斯学生在较为艰苦的工地环境下吃苦耐劳、互助、重视集体的精神,但同时又乐于享受在这样一个野外的环境中,展现了俄罗斯人的行事原则,那就是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做任何事。同时也体验了叶尼塞河畔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即使是在夏天气温也会低至十三度的环境下,生存环境可说是比较艰苦的,但我们仍在这里发掘出了许多陶片,以及非常精美的打制石器,且有些石器和渔猎活动有很大的关连,显示文明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找到出路的。在此感谢曼德雷卡教授、权乾坤博士、张胤哲博士的用心招待与帮助,以及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吉马、莉莉娅、柯秀莎等老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等单位的协助与支持,此行和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技术、文化上的交流成果丰硕,相信日后双方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