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我系师生赴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考察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09-19 11:24:03 阅读量:
 
  2016年8月27日至31日,受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局和博物馆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率博士后任冠、博士研究生常璐、冯宝、周雪乔参加了玉树通天河流域的文物科考,对玉树州境内多处岩画及文物遗址和墓葬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目的在于摸清通天河流域岩画的分布、种类以及与遗址、墓葬的关系。参加此次科考的还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考察工作在玉树州委、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密切配合下,由玉树州博物馆尼玛江才馆长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研究员带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古调查,并于31日在玉树州博物馆举办了“玉树通天河流域文物科考暨岩画学术论坛”。

我系科考团成员在玉树州博物馆门前合影

通天河流域考察地点分布图


  8月27日下午,科考团成员齐聚玉树,参观了玉树州博物馆。玉树州地方政府为科考团举办了热情洋溢的欢迎晚宴。8月28日上午,科考团对位于称多县拉布乡通天河北岸的尕白塔及古渡口遗址进行了调查。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尕白塔始建于唐代,带有苯教建筑风格;古渡口旁侧有3处凹穴岩画,均为经年累月敲凿而成。
  随后,科考团继续考察了位于通天河南岸的仲达乡觉色岩画,该处岩画分布在山谷西南侧的山体上,裸露岩体呈黑色。分布较为集中,共计10幅岩画,有人物、动物等单体64个,内容主要是人物、牦牛、马、犬等。牦牛形象占绝大多数,并存在一定数量的羊、狗的形象,大角鹿形象较少,多以磨刻手法来表现,所有动物均朝向东方——山谷的出口。这说明觉色岩画包含本地文化因素和斯基泰文化因素,其中,本地文化因素已逐渐占主要位置。28日下午科考团考察了位于称多县称文镇乡通天河南岸的庚卓岩画,该处岩画分布在山谷西南侧的山体上,面对通天河的支流——希曲河,裸露岩体呈黑色。该处岩画图像种类较多,有人物、牦牛、羊、马、犬、佛塔、棋盘、符号等,绝大多数动物朝向东方——山谷的出口。总体来说,庚卓岩画中本地文化因素占主要位置,并且延续年代较长。

尕白塔

古渡口凹穴岩画

科考团对觉色岩画进行拍照和测量


  8月29日上午,科考团考察了位于称多县尕朵乡希曲河北岸的赛康岩画,该处岩画得名自东侧的赛康寺,岩画分布在希曲河北侧的山体上,裸露岩体呈黑色,上有木棚保护,周围绕有经幡。岩画内容包括牦牛、鹿、羊、犬、豹等,其中牦牛均朝向东,以线条来表现,拱背形态明显。鹿均朝向西,以“S”形线条来表示鹿的身体,鹿角大而多叉,极为夸张。这种大角鹿与鄂尔多斯青铜器上鹿的形象相似,带有浓厚的斯基泰文化因素。此外,小型的羊的形象也具有斯基泰文化风格。29日下午科考团又考察了位于称多县尕朵乡木秀村的木秀岩画,这处岩画分布在木秀沟河床北岸的山体上,裸露岩体呈褐色,共包含4幅共计57个图像,内容多为牦牛、鹿、羊、犬、马、车等。其中,牦牛均朝向东,大多为磨刻。鹿均朝向西,以线条来表示鹿的身体,手法写实,较为简约。

赛康岩画中的“S”形大角鹿

木秀岩画的鹿及牦牛形象


  8月30日上午,科考团在海拔4800余米的高原地带,调查了位于治多县的当尕墓地,该墓地是扎念墓群的5个地点之一。扎念墓群的5个地点自东向西分别是卡拉延长墓地、当尕墓地、七日通墓地、甲空给墓地以及特各加地墓地。
  当尕墓地目前发现有150余座墓葬,分布在公路北侧的山坡上,面对科曲河。墓葬分布比较密集,墓向基本朝南。墓葬形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石堆墓,平面呈圆形,面积较大,由石块堆成封堆,突出于地表,一般分布于较高接近山顶处。第二类为石框墓,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小,由石块砌成墓圹,一般分布于较低的山腰处。两类墓葬应为吐蕃时期不同等级的墓葬。

当尕墓地局部(自山坡向下眺望)


  30日下午,科考团调查了治多县邓额曲河西岸的毕色岩画,该处岩画分布在邓额曲西岸山体的断崖面上,裸露岩体呈褐色,分布较为分散,共计2处、合29幅岩画,单体图像125个,内容有牦牛、鹿、羊、犬、鹰鹫、人物等。其中牦牛多朝向北,大多以磨刻手法来表现,较为形象。鹿多朝向南,以线条来表示鹿的身体,有的鹿角呈环形,使用磨刻手法,表现夸张,与鲜卑墓葬出土青铜牌饰中鹿的形象相似。毕色岩画中本地文化因素开始出现和发展,同时还包含斯基泰文化因素。

毕色岩画第二地点(局部)


  随后,科考团考察了治多县叶青村邓额曲河东岸的卓伦达墓地,该墓地目前发现有200余座墓葬,分布较集中,沿等高线成排分布于山坡上,墓向基本朝南。墓葬形制多为石框墓,平面呈方形,墓圹由石块砌成,其上有封土,部分墓葬封土环绕有一周石围墙。201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卓伦达墓地西侧、文保监控房附近清理出了2座青铜时代的石棺墓,并在该区域发现了3处细石器时代遗址、章齐达墓地以及多处岩画。章齐达墓地与卓伦达墓地隔河相望,包含150余座墓葬,经过清理,可分为两种墓葬形制,第一类为石框墓,平面呈梯形,多为火葬或二次葬。第二类为石堆墓,墓前有长条形或圆形祭祀坑。结合当尕墓地的情况来看,通天河流域至少存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居址与墓葬。卓伦达墓地西侧、文保监控房附近的石棺墓年代为青铜时代,大约在距今2500年左右,附近应当存在相应的居址。至于通天河流域大量存在的石堆墓和石框墓,则应属于吐蕃时期,二者可能存在等级差别,其中,石堆墓大多分布在石框墓的上方、年代较晚的墓葬大多分布在年代较早的墓葬的上方。

自卓伦达墓地远眺章齐达墓地


  8月31日,在玉树州博物馆报告厅举办了学术论坛,科考团各位专家学者就此次考察各抒己见。魏坚教授就三天考察所见岩画的内容做了发言,认为通天河流域的岩画基本属于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大致可以分为三期。早期阶段带有明显的起源于黑海沿岸的斯基泰文化因素,可以大角鹿为代表;中期阶段地方因素逐步发展,以大角鹿和牦牛形象并存为特征;晚期阶段则以牦牛形象为主,大角鹿的形象发生了变化,羊、马、犬的形象增多。这一研究结论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认同。
  此次为期3天的考察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进行,大家克服了高原反应、感冒等身体不适,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一是对通天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岩画遗存,可以通过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研究探索其年代以及风格演变;二是对成片聚集的青铜时代及吐蕃时期墓葬遗迹,通过与西藏、新疆等地的同时期遗存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文化风格的纵向传播趋势;三是对玉树地区的文物古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和地方政府、文化文物单位结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我系未来在该地区开展进一步的工作。

尼玛江才馆长在学术论坛发言

魏坚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返程途中,9月1日上午,应青海明轮藏建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索南周札之邀,魏坚教授在青海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明伦藏建“第十三期明轮讲坛”作了《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主题讲座,向青海省文化、建筑领域及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仁、青海建院的师生们介绍了元上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尤其侧重分析了元上都大安阁、铁幡竿渠水利设施等建筑遗迹的筑造方式和过程。讲授完毕后大家踊跃提问,气氛热烈。

魏坚教授讲座结束后与大家合影


  此番考察和讲座,进一步扩大了我系的影响力,为我系与玉树州乃至青海省文化文物系统的合作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扩展了我系师生的视野,对未来有志于从事青海乃至我国西部考古事业的同学们提供了一扇窗户。(周雪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