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讲座纪要 |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吉家庄考古大讲堂”第三讲: 陶寺:尧舜“中国”

发布者:余鑫 发布时间:2021-06-30 12:15:00 阅读量:
 

20216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吉家庄考古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陶寺:尧舜‘中国’”,主要围绕“陶寺遗址是不是都城”和“陶寺遗址是谁的都城”两个问题展开,主讲人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原和海岱地区文明进程研究”课题负责人、山西考古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研究员,讲座由王晓琨副教授主持。


图一 主讲人何驽研究员(左)、主持人王晓琨副教授(右)


讲座开篇,何驽研究员指出,“尧舜之都何在”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谜团,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历史问题,在没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情况下,考古探索成为了寻找尧都唯一可行的方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何驽研究员从刑侦学破案方法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三股证据链绳的方法论,即考古发掘的证据是残缺的、有瑕疵的,研究者需要依据这些物证建立完整的证据链,结合考古、文献与人类学证据链绳,当考古学、人类学、文献学三个角度的证据链共同指向一个趋向时,综合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可信。陶寺遗址的研究正是先以考古发掘和研究确定其都城性质,再结合尧都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对比,在证据链多角度的指证下得出的结论。

何驽研究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探索。陶寺城址位于山西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上世纪50年代已被发现。1978年至1985年对陶寺遗址展开大规模发掘,提出将陶寺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遗址已发现宫城与下层贵族居住区城墙、王族墓地、大型仓储区、普通居民区等遗迹现象,城址面积约二十余万平方米。中期城址为典型双城制都城,功能分区明确,城址东南角建有观象祭祀台,并且都城规划设计有明确的宇宙观思想指导。陶寺城址在中晚期之际曾遭到政治报复性破坏,扒城墙、捣墓葬、毁宗庙事件频发,社会非常混乱。陶寺晚期偏晚宫城北墙、南墙、东墙曾被修复重建,少数宫殿营建,可能为陶寺政权复辟。之后石峁集团将陶寺复辟政权再次剿灭,将陶寺人民迁出,留在临汾盆地的陶寺后裔,后来归附于夏王朝的统治,成为东下冯类型。在确认陶寺城址的城墙时,存在一个疑难点,即遗址没有发现地表以上的墙体,且地基处理非常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能确定这类夯土为城墙?对此,何驽研究员认为,陶寺的夯土基础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隔水避免黄土湿陷,而非承重,地表城墙为了减少重量,便采用了夹心土坯墙建筑方式,而不是夯土建筑的方式,土坯墙体很容易夷为平地,不见踪迹,所以未能发现地表墙体。

陶寺遗址考古发现满足都城考古提出的标准,城墙、宫殿区(宫城)、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工官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普通居民区等遗址皆有发现,功能建筑明确完备。经区域考古调查,发现陶寺城址南北均有拱卫都城的聚落群,反映陶寺城址的消费支撑和向心性。陶寺遗址的都城性质确证无疑。


图二 讲座现场


然后,何驽研究员介绍了陶寺城址作为尧都的多条证据指向。陶寺出土扁壶朱书文字“文尧”二字提供文字自证,同时盛水扁壶朱书文字应是一种巫术行为表现,陶寺先民希望借此镇压水患。将《尚书.尧典》与考古发现进行系统对比,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漆圭尺证明“地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以地中所立中表为基点,确定东西南北四表。陶寺观象台反映敬授民时思想。出土铜齿轮形器或可指向阴阳双历。文献记载的“豮豕之牙”上政思想,赤龙与尧诞传说也可以与出土遗迹现象、蟠龙陶盘纹饰相呼应。陶寺文化核心区方言称太阳为“尧王”。此外,商周时期唐与晋的考古判定可以为陶寺遗址为帝尧旧都提供旁证。洪洞羊獬万安历山一带的接姑送娘娘习俗可能提供了陶寺尧都的相关民俗证据。

通过文献资料、考古材料、民俗考察的综合研究,何驽研究员总结得出尧和舜关系相当密切,陶寺是“尧舜之都”,“尧舜禹时代”并非传说,而是信史,陶寺邦国是中国文明核心开始形成的起点,陶寺是最本初的“中国”。

之后,线下和线上的同学踊跃提问,何驽研究员结合细致的发掘工作和扎实的研究经验做出相应解答。


图三 中国人民大学18级考古专业本科生王鼎向何驽老师提问


最后,主持人王晓琨老师总结到,何驽研究员的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研究方法独到,结合多方面多学科的证据构建了完整的逻辑链和证据链,对传说时代这一历史问题的解答使人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同时,王老师提出,希望同学们从本次讲座受到启发,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多角度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建立宏大视野。

讲座结束后,线下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图四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图五 吉家庄遗址考古工地合影


文:余鑫

图:张文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