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第三期)——十大考古进校园专题纪要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8-04-23 07:04:01 阅读量:
 
  2018年4月11日下午,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第三期)——十大考古进校园专题(首站•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层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考古文博系曹斌副教授召集,分为上下半场,持续4小时。
  首先,曹斌副教授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主旨、三位报告人以及参加研讨的学者。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致词,在肯定本次“十大考古进校园专题”活动意义的同时,表达了对各位学者的欢迎和对沙龙的期待。
  上半场的主题为“2017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包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利平“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崔俊俊“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樊温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三项学术报告;下半场为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访问学者暨京都大学研究员菊地大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胡进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胡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孙闻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宏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崔涛和牛津大学墨顿学院博士陈北辰等1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讨论。

 

沙龙十大考古专题报告现场
 

  杨利平老师“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报告分为遗址概况、发掘背景、发掘收获、综合研究、认识、意义和保护利用几个部分。自2004年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杨官寨遗址进行持续发掘,确认遗址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2015至2017年,对东部地区的遗存开展了针对性考古调查、发掘工作,揭示出一处与聚落环壕同时期的大型史前公共墓地。初步探明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清理211座,其中80%左右为偏洞室墓。目前,在墓葬形制、墓葬年代、丧葬习俗等传统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还进行了碳十四测年、体质人类学、DNA全基因组、植硅体等综合研究。杨官寨遗址东区墓地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相关考古研究首次从宏观上构建了庙底沟文化聚落布局,突出再现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丧葬习俗,并初步掌握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社会发展、组织状况,填补了该领域考古发现的空白,为研究庙底沟文化及其与其他考古学文化关系提供了科学材料。

 

其他报告人和与会学者、学生关注“2017年考古新发现”报告
 

  崔俊俊老师“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报告包括墓葬概况、发掘收获、发现意义等内容。陶寺北两周墓地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根据2017年发掘情况推测墓葬总数约在10000座,大型墓葬沿西北—东南主线排列,以大型墓葬为中心,附近有密集的中小型墓葬,年代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应是晋国“邦墓”,其中高等级墓可能是世袭贵族,墓地中等级最高的应为大夫墓。陶寺北墓地发掘的主要收获还包括春秋早期墓祭遗存,其中仅限于女性贵族墓葬的玉石器祭祀遗存的发现为墓祭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发现有刻铭的春秋中晚期卫国编钟及春秋晚期“荒帷”遗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陶寺北墓地规模大,延续时间长,等级分明,围绕其展开的考古发掘极大地推动了晋国史乃至两周史的研究。
  樊温泉老师“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报告主要由故城概况、北城门遗址、三号车马坑、公共展示及发现意义几个部分组成。郑韩故城内发现一条南北走向的隔城墙,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为宫殿区,东城为手工业作坊、平民居住区、贵族墓葬及祭祀场所。北城门遗址是历史上对郑韩故城城门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厘清了春秋时期水陆并用的城门结构,是国内发现的先秦时期唯一渠门类遗址,并有各时期道路遗迹的发现;三号车马坑遗址明确了三号车马坑和郑公一号大墓的隶属关系,发现了形制最大、装饰豪华的东周时期大型安车,并刷新了郑韩故城出土郑国车马的纪录;遗址内瓮城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王城遗址中的首次发现。此外,隔城墙及不同时期车辙道路的发现也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除考古研究与发掘之外,郑韩故城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共考古及公众展示工作也卓有成效。

 

与会学者关注“2017年考古新发现”报告
 

  沙龙的下半场为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学者围绕本次沙龙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首先徐义华老师从陶寺北墓地出土与卫国相关的铭文材料出发,指出对研究卫晋关系乃至春秋史的重要作用。肯定了郑韩故城遗址对郑国史研究的贡献,并提出与报告内容相关的历史学问题,同时就杨官寨遗址的人工水池、广场等问题与发掘者交换意见;胡进驻老师主要对陶寺北墓地中等级、陪葬制度问题发表看法,并就郑韩故城方向坐西面东和坐北面南的学术争论与在座学者进行讨论;张东老师首先提到关中地区有通过聚落考古揭示古代社会的良好传统,杨官寨遗址有强大的团队支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自然科学手段、多学科介入,为考古研究提供了诸多信息。同时提到庙底沟时期已经出现社会分层,期待杨官寨遗址在高等级墓葬和居址方面再取得重大发现。此外,对陶寺北与陶寺遗址的关系以及随葬卫国铜器墓的墓主性别等提出问题;李宏飞老师指出据现有材料看偏洞室墓向西可能有缺环,已有碳十四数据是否能回答墓葬间的亲缘关系以及陶器数量少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从墓地平面了解到墓葬关系的问题。同时,对陶寺北二里头晚期遗存面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特别关注到一件春秋晚期铜壶上的纹饰;胡胜老师对大上清宫遗址进行了简单介绍,特别就2017年发掘的宋元明清时期堆积以及诸多新发现与各位学者进行分享;孙闻博老师就陶寺北墓地随葬兵器种类、比重和郑韩故城隔城墙、瓮城及西城外的郑公墓地等相关问题与发掘者进行了深入讨论;菊地大树老师注意到此前发掘的郑韩故城祭祀坑以小马为主,故对陶寺北墓地及郑韩故城马的年龄、体高等提出问题,还特别关注了器物内动物骨骼的部位问题,并就可能的养马地点及范围问题与各位学者交换意见;杨利平老师就与会学者提出的杨官寨遗址模式与其他文化遗址模式异同问题、环壕中陶器情况、庙底沟文化与半坡等文化的关系、遗址中的葬俗、葬具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指出杨官寨文化属内敛式文化,应立足自身模式解答本区域问题,指出环壕中出现的陶器可能为祭祀活动的产物;崔俊俊老师指出陶寺北墓地兵器均随葬于男性铜器墓,包括戈、箭镞、矛等,位于棺椁之间,均置于一侧。陪葬卫国铜器的墓根据随葬有兵器、工具等特征判断墓主为男性。陶寺北墓地随葬马多为5-8岁,器物内动物骨骼多为肢骨,有整体肢解后放置于不同器物内的现象。陶寺北有二里头晚期遗址,主要遗物为三足瓮;樊温泉老师就各位学者关心的郑韩故城方向、隔城墙时代、祭祀坑内马的年龄和三号车马坑中陪葬马匹的体高及年龄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答,并谈到近年的考古发掘思路和重点解决的学术问题。

 

与会学者就报告相关问题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的最后,主持人曹斌副教授对该环节进行简要总结:杨官寨遗址的中心广场、水池以及偏洞室墓葬等都是商周考古特别关注的问题;陶寺北墓地是2017年周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从已公布材料判断墓地时代上限可能在西周晚期偏晚阶段;郑韩故城发掘的道路、车辙、车马坑等均是考古难度很高的工作,体现出了很高的发掘水平和工作理念。之后,沙龙主办方再次向三位报告人和与会学者对活动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入选“2017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表示祝贺,对下一次活动的举办表达了期许,并希望周文化青年学者沙龙能成为国内外青年学者自由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

 

与会学者和部分学生在沙龙后合影

 

撰稿人:康越
摄影:周睿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