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前丝绸之路的亚洲草原的文化交往”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11-29 10:19:58 阅读量:
 
  2016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之二十四“前丝绸之路的亚洲草原的文化交往——以金属器为视角的考古学研究”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504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华老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吕学明教授主持,韩建业教授评议,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王晓琨老师、张林虎老师、曹斌老师等出席。此次讲座还吸引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等许多外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杨建华教授

  讲座伊始,杨建华老师对其从事的中国北方考古研究的学术经历进行了简要说明。中国北方的广大草原是欧亚大草原东南部的组成部分,它与欧亚草原的文化联系,是一个国内外学者都关注而有悠久历史的研究题目。杨建华老师重点收集与中国相邻草原的资料,发现草原各地的文化面貌的差别,不再把欧亚草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样就可以更准确地找到中国北方青铜器与欧亚草原具体地区的交往,并推测交往的路线,进而重建草原金属之路的文化格局。

吕学明教授主持

  杨老师首先指出金属制品以其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点,成为从考古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中最重要和最丰富的证据。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之间的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欧亚大陆的历史中。中国北方处在欧亚草原东南部,介于欧亚草原的牧业与黄河腹地的农业之间,与草原和中原都有交往。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联系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位于中国北方北部的蒙古高原东部和外贝加尔地区,另一个是中国北方西北部的亚洲内陆山麓地带。
  随后,从东西方交往的格局引出的草原发展动力、匈奴起源新探和丝绸之路前夜的中国北方和欧亚草原的联系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杨建华老师认为中国北方是亚洲草原的一个重要发展动力,并将中国北方文化分为夏代至早商、商代晚期到西周初年、西周到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到战国末期或秦代这四个阶段。匈奴起源的研究,应该把视野放到整个亚洲草原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应该是匈奴联盟形成的历史基础。杨建华老师用考古资料说明了丝路前夜的中国北方与西萨彦岭和图瓦的联系、中国北方与阿尔泰山的联系以及中国北方与天山七河地区的联系。

讲座现场

  最后,杨建华老师对以上观点进行总结,并指出中国北方文化分期的第二个和第四个阶段是最兴盛的时期,即商代晚期到西周初年和春秋中期到战国末期或秦代。公元前2千纪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西部形成了丝路,是以吸收草原因素为主,东部是匈奴联盟,中国北方起着主导作用。丝路前夜的中国北方和欧亚草原的联系是在秦长城、赵长城和燕长城三个文化带上展开的,文化交往中所接受的影响先是功能性的武器,后是文化认同的装饰。

韩建业教授评议

  韩建业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认为这次讲座的信息量极大,使在座的师生获益匪浅。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杨建华老师作为学贯中西的考古学家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面对考古学研究更加准确与客观,没有固有的偏见。第二,从考古学资料的出发,研究成果是对其进行细致的资料观察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第三,杨建华老师的研究建立了欧亚草原地区东部从早到晚的时空框架,为研究草原地区东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另外,杨建华老师关于前丝绸之路的亚洲草原文化交往的诸多创新性的见解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现场提问

  在本次讲座的提问环节,现场的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就中国北方地区的概念提出及其与中原的区别,匈奴和鲜卑族属的考古学观察,中华文明起源与传播过程中文化因素的解释,研究边疆考古时考古资料和族属的关系,东西方交流中文化认同的产生和考古学证据等问题展开讨论。杨建华老师对上述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获得了在座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郝沁源)

讲座后合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