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针对出土动物骨骼的考古埋藏学研究方法及案例”学术讲座举行

发布者:贾馥名 发布时间:2021-04-07 09:25:00 阅读量:
 

2021年3月24日上午,人大考古文博系动物考古系列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北区50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晓敏博士主讲,题目为“针对出土动物骨骼的考古埋藏学研究方法及案例”。讲座由历史学院仪明洁老师主持,十余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11d972111dbb4c9eb09a6a5d3b948850.jpg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中,王老师首先介绍的是贵州毕节青场老鸦洞遗址研究案例。该遗址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首次发掘,2013年再次进行系统发掘。王老师介绍了对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所做的物种鉴定、数据处理、动物死亡年龄与季节分析、骨骼单元分布等工作。动物死亡年龄判定主要依靠骨骺愈合状况、牙齿垩质的年轮切片、牙齿萌出顺序及磨耗特征(齿冠高度)等方法,其分析结果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尚存在争论。动物死亡季节分析在宏观层面上主要基于动物的死亡年龄信息及生态学信息,微观方法则主要针对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痕。


142353bbd72c44dda16be80d569c2474.jpg

讲座现场


研究骨骼单元分布需要借助对标本的量化分析。一方面,在考古遗存形成的过程中,一些骨骼单元会缺失而造成骨骼单元数量与初始状态存在差异,通过量化研究这种差异,我们能区分人工行为与自然过程;另一方面,古人类行为和食肉类动物等有时会在骨骼上造成相似痕迹,而量化分析骨骼破碎状况、骨骼表面痕迹、死亡年龄与季节等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分辨这种等效现象。在不断的研究、应用和反思中,考古学家提出了标本总数(NSP)、可鉴定标本数(NISP)、最小个体数(MNI)、最小骨骼部位数(MNE)、最小骨骼单元数(MAU)等基本量化单元。

最后,王老师简要介绍了河北阳原板井子遗址的研究案例。这处遗址年代在距今八九万年,于上世纪被发现并先后进行五次发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对于我们探讨古人类的狩猎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古人类对蛋白质和脂肪的获取有被动食腐、主动食腐和狩猎三种可能途径,三种方式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行为出现是讨论古人类生存能力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板井子遗址2015年出土动物遗存的埋藏学评估,发现板井子遗址动物骨骼在地表暴露较短时间即被掩埋,在骨骼表面有食肉类动物啃咬痕迹。通过对出土动物遗存所受到的水流作用、磨圆程度、产状等的统计分析,发现古人类活动应该是该遗址动物骨骼组合埋藏的主要营力,但在人类活动之后,骨骼组合受到了食肉类侵扰、有蹄类踩踏、水流搬运等改造。此外针对这批材料,还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猎物搬运、骨骼表面人工痕迹、破碎指数、长骨破碎方式等分析,发现在MIS5前后,板井子遗址居民已经具备主动狩猎行为。

王老师的本次讲座结合老鸦洞遗址和板井子遗址的具体案例研究,内容包括遗址动物组合构成分析、动物群生态多样性评估、骨骼单元分布研究、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破碎状况与方式研究以及动物死亡年龄与季节分析等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研究方法,让同学们对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的前沿研究有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对王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由衷的感谢。


图/文:贾馥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