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居延戍卒戍地与相关问题”讲座在人大举行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06-29 04:30:47 阅读量:
 
  2016年6月27日15:30,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之十八——“居延戍卒戍地与相关问题”的专题讲座在国学馆B113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台湾知名学者陈文豪教授主讲,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吕学明教授主持、魏坚教授评议,曹斌、森谷一树等多位老师参加,本次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其他院系众多师生学者来到现场。 DSCF4647

陈文豪教授讲座

 
  陈文豪教授现任台湾文化大学、彰化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国上古秦汉史学会秘书长,简牍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秦汉史、简帛学及简帛学史、澎湖史事及文献、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及城市史的研究,著有〈《汉书新证》征引新史料析论——民国以来的汉代新史料与史学研究举隅〉、〈《汉书新证》版本述略〉、〈「居延汉简」一六‧一○号简释读与断句商榷〉、《简帛学年鉴》、《澎湖县议会史》等多篇论文和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DSCF4664

讲座现场

 
  陈文豪教授以目前已公布的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1972—1974年出土的居延新简及肩水金关简为基础资料,将戍卒与田卒区分开来,使用统计学方法,深入研究了汉代张掖郡下辖的居延都尉府和肩水都尉府地区甲渠候官与肩水金关两个辖区内戍卒籍贯与戍地关系、王国人戍边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观点。陈教授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认为肩水金关辖区戍卒及田卒的数量超过甲渠候官辖区;肩水金关地区似乎屯田数量较多;甲渠候官地区的戍卒以来自魏郡为主,肩水金关地区则以梁国、淮阳郡及赵国为主;以往被释为河渠卒的,应该是治渠卒,且都来自河东郡及南阳郡,这可能与戍卒原籍的地理环境并具有治水技能有关;就王国人戍边问题,前人学者根据《汉书》中“王国人不得宿卫”的记载,认为王国人不得宿卫,暗含不得戍边之意,陈教授结合出土的王国人民戍边名籍简,认为王国人并非不戍边,而且从王国政区废置变迁了解到,王国人戍边可能开始于本始元年之前。
  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激发了在座师生对汉简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同学们踊跃提问,与陈文豪教授积极互动。
DSCF4737

森谷一树老师与陈文豪老师交流

DSCF4768

学生提问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魏坚教授曾主持过额济纳地区的考古工作,以及居延烽燧和汉简的发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魏坚教授对陈文豪教授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陈教授的研究方法富有启发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同时也提出,额济纳地区烽燧和汉简的发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各个区域目前出土的汉简并不能反映该区域的整体状况,而且考古调查发现恰恰是甲渠候官附近的屯田范围很大。因此,汉简的研究还应该和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成果结合起来。汉简作为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汉简记载内容之丰富,会使研究者痴迷其中。
  报告在一片掌声中顺利
结束。(张倩)
DSCF4667

魏坚教授点评

 

DSCF4777

讲座结束后合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