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

“从龙门出发:佛教考古与艺术青年学者圆桌谈”沙龙纪要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11-30 11:19:29 阅读量:
 
  RUC历史考古沙龙第九期“从龙门出发:佛教考古与艺术青年学者圆桌谈”于2016年11月25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202室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子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莫嘉靖召集,邀请北京联合大学张雯、龙门石窟研究院李澜、鲁迅美术学院焦琳三位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出席沙龙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郑岩、北京联合大学陈悦新、中国人民大学刘未等。

 

莫嘉靖主持沙龙

  在正式报告开始之前,主持人莫嘉靖介绍了此次沙龙的举办目的。之所以名为“从龙门出发”,其实是取自李力《从云冈出发——记宿白先生》一文。云冈石窟是宿先生佛教考古研究的起点,而以这次沙龙为开端,希望后续能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所以选择龙门石窟,是因为在现存石窟中,龙门占有关键的学术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随后学术报告正式开始。
  张雯做了题为“雁留洛京:孝文身后的伊阙石窟寺”的报告,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包括石窟的分期及其历史背景,并认为宦官王遇作为“总设计师”在营造龙门早期石窟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雯

  李澜的报告题为“龙门石窟唐代窟龛及遗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了近年来龙门石窟东山的考古发掘和调查新发现,包括万佛沟1区的瘗窟、塔基遗址等,以及龙门附近唐宋寺院遗址,李澜还讲述了目前学界对龙门石窟唐代窟龛的分期研究,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认为这些分期的部分说法仍有待商榷。

 

李澜

  焦琳在题为“美术史中的龙门石窟”的报告中,探讨了龙门石窟怎样进入美术史这一问题,指出早年沙畹、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等人考察龙门石窟时,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沙畹在西方雕塑传统的影响下,对单体雕像予以优先考虑,而多少忽略了背光及其他组合雕饰。焦琳还提出,北朝晚期生人人像的出现,如墓主人壁画,可能是受到了佛教供养人图像的影响,这在中国美术史上属于突破性的发展。

 

焦琳

  报告完毕后,郑岩、陈悦新、刘未等老师和同学展开了讨论。郑岩认为焦琳的报告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古代人对图像的观念可能跟现在不一样,像在宋代,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当时的学者并不重视造像或图像,因此在游记里也很少提及石窟,而只说自己游览了某寺某院。

 

郑岩

  陈悦新则分别点评了三个报告,在肯定主讲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认为还有其他需要进一步展开的地方,如龙门北魏石窟的分期、唐代窟龛的划分、礼佛图的不同性质等。

 

陈悦新

  在谈到石窟分期方法时,张雯认为基础资料的情况不同,分期方法也会有所区别,如关于云冈石窟的文献材料很少,因此造像样式成了重要的依据,而龙门石窟则刚好相反,碑刻铭文很多。接着,各位老师和同学对美术史和佛教考古的关系展开讨论。刘未提到“样式”一词在佛教考古的定义,郑岩认为佛教考古中使用的“样式”可能跟美术史出于一源,并进一步提出佛教考古和美术史是可以交汇的,而不能强化两者的对立。张雯也同意郑岩的看法,认为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佛教考古和美术史中对“样式”的使用并没有大的区别。陈悦新认为,“样式”是指某一类型造像中最典型的那个,是“批量化”的。最后刘未提问,在石窟群中某个时代的工匠是如何看待过去的造像的,是否存在模仿、学习这类行为。李澜认为这种现象比较明显,如龙门唐代石窟就出现了一批模仿奉先寺的造像。刘未则以晋城玉皇庙为例,认为从长时期来看信仰及造像存在一个逐渐叠加的过程。(莫嘉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