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信息 >

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与中国北方古代文化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9-10-30 12:12:59 阅读量:
 
​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与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研究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主办,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英国、比利时、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各主要考古教学与科研机构的60余位杰出学者参会。
      10月20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书记吕学明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教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王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大学亚历山大·策比克塔洛夫教授、乌兰巴托大学额尔德尼巴特尔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杨建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系主任魏坚教授等学者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 开幕式现场 
 

      朱信凯副校长在欢迎辞中,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各位学者和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给予这次会议鼎力支持与帮助的各有关单位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指出,本次国际会议立足于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次考古学前沿动向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国际学术团体间的典范性合作。这也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相契合。朱信凯副校长表示,古往今来,草原丝绸之路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也逐渐走出国门,对丝路沿线地带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教学工作,相信此次会议能够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更深、更高的层次,续写丝路传奇。最后,朱信凯副校长预祝本次会议顺利进行,取得丰硕成果。

∆ 吕学明教授(左)主持开幕式,朱信凯副校长(右)致辞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王铮副处长代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与学者表达了热烈欢迎。他提出,此次会议围绕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变迁、人类与环境关系、人群迁徙与影响等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有助于加深中亚、东北亚、中国北方等地区考古学研究的互通与相互了解,增进相关国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深化相关考古前沿课题的研究,对促进该区域、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自第一届会议举办以来,与会各国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本次会议同样能够为相关研究指引前进方向。王铮副处长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丰富的实践、教学考古工作及本系列会议在国内外考古学科、区域合作和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意义,并衷心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代表历史学院,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以魏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所取得的成就及筹备此次会议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科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定会为考古学科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他希望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够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 王铮副处长(左)和黄兴涛院长(右)致辞
 

      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大学亚历山大·策比克塔洛夫教授(Prof. Alexsandr TCIBIKTAROV)代表会议发起方向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及参会学者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并在此关键节点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他回顾了本系列会议的缘起,对会议的发起者、策划者以及各与会机构表达了尊敬与感谢。他指出,丰富的考古学材料指引着各国学者进行资源共享和合作研究,为有意于此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也是本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来自乌兰巴托大学的额尔德尼巴特尔教授(D. Erdenebaatar)指出,全世界的考古是一家,大家应该团结起来,推动考古学科资源与成果共享,此次会议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最后,他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并在未来越办越好。

 

∆ 亚历山大·策比克塔洛夫教授(左)和额尔德尼巴特尔教授(右)致辞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杨建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首先,从中国来看,欧亚草原的考古学研究是几代人的事业。19世纪到20世纪下半叶,就有老一辈的国内外学者在中国进行考古工作,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珍贵的考古学资料和考古学比较研究成果。第二,在研究手段方面,从单一的收藏发展到科学发掘,现今还兴起了多学科研究手段,大家关心的问题也从单纯的年代和文化交往扩展到社会生活等各个细微的方面。第三,此次参会的学者既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她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得以互相交流学术资料和学术观点,推动更深入的学术研究。最后,杨建华教授对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及协办方表达了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最后,魏坚教授热情致辞。他代表主办方向各位来宾表示了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他提出,近年来,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考古学研究层出不穷,而中国人民大学自创建学科开始,就紧紧围绕中国北方民族、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和整个中亚地区进行研究;近几年来,已多次主办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与美国、以色列、瑞士、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学者协同合作。基于大量重要资料,在北方草原考古学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魏坚教授指出,此次会议主题与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完全吻合。在当今学术研究中,中国视野广阔,在探讨华夏文明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蒙古高原,关注米努辛斯克,关注更北方的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如此才能更深入地探讨欧亚草原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另外,会议在探讨学术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与会嘉宾之间的交流,共同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 杨建华教授(左)和魏坚教授(右)致辞
 

      随后,与会代表于逸夫会议中心楼前合影留念。

 
 ∆ “2019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与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合影
 

        开幕式结束后,四位学者为本次研讨会进行了主题报告,由杰西卡·罗森教授和朱泓教授主持。首先,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大学的亚历山大·策比克塔洛夫教授运用石板墓文化和赫雷克苏尔文化载体聚落接触带的多种资料,对中亚青铜时代晚期游牧民族的“古代外交实践”技术进行了重建,并总结为三个方面:和平谈判、军事对抗、恢复和平谈判并缔结协定。第二位是来自乌兰巴托国立大学的额尔德尼巴特尔教授,他介绍了2017—2019年在高勒毛都Ⅱ墓地10号和189号匈奴贵族墓与中国进行的合作发掘,公布了包括墓葬的年代、墓主的年龄、随葬品等在内的一批新材料,较重要的是189号墓发现的形状和身体酷似狗的金龙,以及10号墓发现的陶器、青铜器和银制品均饰有山羊图案的独角兽。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的魏坚教授根据发掘材料和文献记载,对拓跋鲜卑南下迁徙路线进行了分析,认为拓跋鲜卑之一部穿越蒙古国西部的肯特山地区,进入鄂尔浑河流域,这时候的遗存为艾尔根敖包墓地,其后又南下迁到阴山以北的“匈奴故地”。其中,艾尔根敖包墓地的发掘为中蒙合作完成,是跨国学术交流成果的体现。最后,喀山大学的阿依拉特·斯迪科夫研究员以前蒙古和蒙古帝国结束后的时期为主,从地理环境、文化遗物、风俗变化、新技术的出现、手工制品的传播等方面,分析了伏尔加地区金马城遗址表现的与东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以及丝绸之路在其中的促进作用。

   ∆ 亚历山大·策比克塔洛夫教授(左上)、魏坚教授(右上)、额尔德尼巴特尔教授(左下)、阿依拉特·斯迪科夫研究员(右下)作主题报告

 
 ∆ 朱泓教授和杰西卡·罗森教授现场主持
 

 ∆ 会议现场
 

      主题报告完毕后,研讨会正式进入分会场发言与讨论环节。本次会议分设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A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中心(B点)两个研讨会场,分别围绕“发现与研究”、“宗教与艺术”、“文化与技术”、“互动与交流”四个主题进行学术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就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工作,以广泛而多样的研究视角展开学术报告。
      研讨A点第一场主题为“发现与研究”,来自俄罗斯、蒙古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的18位学者发言并进行讨论。发言内容有以下四个特点:(1)时代跨度大,从旧石器时代到辽代均有涉及;(2)关注区域广阔,覆盖整个中国北方地区、蒙古高原、外贝加尔、南西伯利亚等地区;(3)研究领域多样,以墓葬为主,兼有城址、聚落、古环境、出土遗物等方面的内容;(4)拓展了交流与合作,包括跨国联合发掘与调查、不同区域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古发现。遗址方面,阿列克谢·特坦金(Aleksei TETENKIN)助理教授回顾了在科夫里日卡四号遗址的考古工作,并介绍了该遗址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该遗址的放射性碳测年在距今19000年到18000年前之间,包含16个文化层,在6C层发现了人类居住的遗迹。马丽娜·库鲁诺甫斯卡娅(Marina KILUNOVSKAYA)研究员介绍了2009年在乌布苏湖北岸的都斯塔格山、托尔嘎力河至萨格勒河流域等地区新发现的岩画遗址。
      墓葬方面,于建军研究员和德米特里·克齐金(Dmitrii KICHIGIN)先生均围绕青铜时代的相关墓葬进行了发言。前者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中国阿勒泰地区考古发掘的一批青铜时代墓葬,通过对这些新发现的梳理、对比,进一步拓展了对阿勒泰地区青铜时代的认识。后者则以MysUyuga墓地2号发掘点2013、2016、2017和2019年的工作为主,简述了四年来的发掘情况,包括墓葬的分布、葬式、随葬品等。部分学者公布了几座新发现的具有较高等级的匈奴时期墓葬。谢尔盖·米尼亚耶夫(Sergey MINIAEV)研究员首次公布了沙拉姆匈奴皇家墓葬的新资料,该墓葬为第一个族属明确的墓葬,其发掘结果对了解匈奴贵族墓葬的局部特征和时代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查干·特尔巴图(TsagaanTurbat)主任则介绍了塔米林-乌兰-和硕墓地的发掘情况和考古发现,指出该墓地是匈奴帝国中上层贵族的一个特殊墓葬建筑群,具有独特的特征。该墓地的民族属性和部落归属仍存在不同的假设。
      此外,跨国界的考古工作也有重要进展。陈永志教授总结了2014-2019年在蒙古国和日门塔拉匈奴三连城遗址的发掘工作,认为城址的功能应当是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或为匈奴的“祠社”类大型礼制性建筑遗址。约书亚·怀特(Joshua WRIGHT)助理教授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吉林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CICARP项目,并回顾了在辽疆域内进行的10余次的区域性考古调查。
      二是考古研究。斯维特拉娜·施奈德(Svetlana SHNAIDER)研究员通过分析中亚西部(阿莱谷和东帕米尔)的主要遗址,探讨人类迁徙到高原的问题。认为人类进入中亚高原的时间要早得多,从距今13800年到距今7200年曾数次进入这一地区。恩和巴雅尔·米吉德道尔吉(E.Mijiddorj)先生对蒙古国南戈壁省一个汉代城址中发现的二十多个个体遗存,进行了体质人类学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这批人与原匈奴人不是同一人种,而与分布在蒙古地区的鲜卑人种比较接近,其中男性不属于匈奴,而与中国北部地区人种的体格接近。米格玛尔·额尔登(MyagmarErdene)教授则分析检测了匈奴时期(2nd BC to 2nd AD)蒙古中部一处女性墓葬中母亲和其腹中足月胎儿的骨骼。初步推测母体的慢性疾病导致母婴双亡。
      器物研究方面,娜塔莉亚·策德诺娃(Natalia TSYDENOVA)研究员从环境的视角考察南西伯利亚地区晚更新世到早全新世早期的陶器工业,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古气候学的方法总结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外贝加尔地区的气候变化。发现文化层中出土的陶器残片放射性碳测年的结果与当时的气候是对应的。邵会秋教授则针对铜泡这一在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装饰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系统梳理北方地区出土的铜泡遗存的基础上,分析北方地区铜泡发展的时代特征、地域差别、发展情况及在这一过程中与周边各地区的关系,并提出区分不同形制铜泡功能的具体意见。
      墓葬研究方面,弗拉基米尔·塞米诺夫(Vladimir SEMENOV)研究员通过地层学、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结合随葬品和墓穴结构分析了米努辛斯克盆地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墓葬特点,及图瓦共和国内奥库涅夫文化的两个时期和青铜晚期(斯基泰之前的时期)墓葬的年代和相关文化。阮秋荣研究员则介绍了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几处青铜时代遗址和墓葬的相关考古学文化因素,认为从新疆伊犁河流域发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内涵的墓葬来看,新疆伊犁河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基本与中亚、南西伯利亚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同步,显示出早期新疆地区与中亚草原、米努辛斯克盆地广泛的联系与交流。这几处墓葬的发现还填补了新疆伊犁河流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和缺环。
      城址研究方面,共有三位学者进行了研究成果的展示。董新林研究员通过介绍近年来辽上京遗址的工作情况,概述了在辽上京宫城位置和规模、城址布局、皇城内建筑、西山坡遗址及地形地貌和地层堆积等方面的重要发现和进展。郭物研究员以“何以北庭-考古视野中的北庭故城”为题,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考古发现等方面,探讨了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如何在天山以北选择、建设防卫北方游牧民族的系统性防御设施。根据发掘工作和考古发现,北庭故城的城市格局基本是唐代通过庭州、北庭都护府为代表的机构统治西域150多年间不断建设完成的。德米尔·图卢什(Demir TULUSH)研究员则对图瓦共和国境内从匈奴时期到蒙古帝国的古代聚落中心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每一历史时期聚落遗迹的基本特征,区分了叶尼塞河和钦奇河两岸分布的4种类型的遗迹,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址的分期和年代。


 

 ∆ 研讨A点第一场“发现与研究”部分学者发言
 

      10月21日午前,研讨A点第一场“发现与研究”汇报交流全部完成。当日下午,8位学者就“宗教与艺术”主题进行了发言。主要围绕墓葬研究展开,除传统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外,还运用了图像学、民族学等方法。

      墓葬方面,徐光辉教授和王达来老师围绕墓葬艺术进行了发言。徐光辉教授从考古学角度,讨论了墓主图像与北朝壁画墓断代问题。根据墓主图像的不同组合及相关年代,提出5世纪初至前期的二、三十年间是墓主图像样式发生演变的过渡时段。王达来老师则以壁画材料为中心,推测辽代叉手礼的流行年代,并分析了辽墓壁画所见人物的礼节形态及样式,探讨了契丹人与汉人礼节上的异同及叉手礼所包含的意义。

      尼古拉·斯热金(Nikolai SEREGIN)和阿图尔·哈林斯基(Artur KHARINSKII)就葬仪展开讨论。尼古拉·斯热金(Nikolai SEREGIN)副教授通过墓地的考古材料,分析了匈奴-鲜卑-柔然时期阿尔泰人丧葬仪式中的Dyalyan传统及其内容和存在时间。阿图尔·哈林斯基(Artur KHARINSKII)先生则分阶段介绍了十至十四世纪蒙古库苏古尔地区墓葬葬式、葬俗、随葬品等方面的变化,发现在库苏古尔附近的墓葬仪式具有广泛性,且具有中亚居民葬俗的地方特色。

      艺术方面,安德烈·瓦列诺夫(Andrei VARENOV)和阿列克赛·科瓦廖夫(Alexey KOVALEV)从图像内容出发,讨论了古代社会和文化。安德烈·瓦列诺夫(Andrei VARENOV)先生指出,“鹿石风格”岩画和场景与神秘捕食者的画面,是以祭祀鹿的概念为基础的,描述了人类地下灵魂的轨迹。鹿石表面的鹿形象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及双重宗族结构。阿列克赛·科瓦廖夫(Alexey KOVALEV)研究员介绍了2003年至2019年间在科布多河谷上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克尔木齐文化祭祀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通过对遗址侧立的石围板上刻划图案的考察,发现其与西欧部分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石碑遗存图案十分相似。

      民族学方面,艾朱·叶列娜·瓦列热吾纳(Aiyzhy Elena VALEREVNA)副教授介绍了中亚突厥蒙古族人生命周期中一种“剪除胎发”的仪式,对蒙古的阿尔泰·乌里克海兹和塔万斯·特森格尔·索莫纳的巴彦乌尔盖部族做了比较分析。莉迪亚·达西耶娃(Lidiya DASHIEVA)研究员则在民族文化群体的仪式歌曲传统的背景下,对不同人群之间歌曲文化传统的差异、联系等进行辨识,分析了布里亚特民族文化群体的起源问题。

 
 ∆ 研讨A点第二场“宗教与艺术”部分学者发言

 

      研讨B点第一场主题为“文化与技术”,于10月20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中心进行。18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发言并热烈讨论。这一主题汇报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从旧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从中国北方到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均有涉及,研究方法和观察角度多样。

 

∆ 研讨B点现场

 
      康斯坦丁·索罗德米科夫(Konstantin SOLIDOVNIKOV)基于人类学研究,对扎拉里河流域、阿凡纳羡沃文化及古代东蒙古人骨骼的基因、年代、形态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格鲁列夫·德米特里研究员(Gurulev DMITRIY)、马健、李延祥等学者则围绕与古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生产技术,研究涉及石器、青铜器、粘土器、房屋建筑、防御体系等多个方面。
      陈胜前、德米特里·帕宾(Dmitriy PAPIN)、贾笑冰等多位学者结合相关考古发现,介绍和阐释了对古代文化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并对古代社会结构和生业方式进行了分析。其中,陈胜前教授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结合裕民和四麻沟遗址等考古新发现,探讨了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发利用的方式,为未来的考古学研究实践提供了一种理论参考。德米特里·帕宾研究员则将基因库结构比较分析、放射性碳数据测年、同位素研究等多学科技术运用到重建青铜时代的聚居生活中。
      玛丽亚·敖其尔·戈尔亚耶娃(Maria OCHIR-GORYAEVA)、韩建业、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等几位教授着眼于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的墓葬研究,探讨了墓葬的时空分布、随葬品特征,从而透物见人,揭示了其中体现的相关葬俗礼仪和文化关联。其中,杰西卡·罗森教授(Jessica RAWSON)通过墓葬研究,分析了中国东周时期地区性群体与外来群体的辨识。韩建业教授在探讨铜石并用时代的新疆北部墓地文化面貌的同时,又将其与米努辛斯克盆地的阿凡纳谢沃文化进行了比较。阿列克谢·提什金教授则基于动物骨骼研究方法,进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葬俗礼仪研究。


 

 ∆ 研讨B点第一场“文化与技术”部分学者的发言与讨论现场
 

      研讨B点第二场主题报告“互动与交流”于21日下午开始,7位学者进行发言。报告主题视角多样,既有由小见大,通过某一类特定器物的研究来看文化交流,也有着眼于大的时空背景之下对整个文化空间下的多维结构进行探讨。另外,墓葬文化的相互影响在不同群体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中备受关注。

      谢尔盖·博加洛夫教授则从军事视角出发,介绍了忽必烈可汗在统一疆域和建立城市过程中实现的文化传播与碰撞交融;杨建华教授代学生金东一博士介绍了德沃尔奇类型与中国北方的交往及其意义。

      伊利亚·乌拉诺夫(Iliya ULANOV)、彼得·达什科夫斯基(Petr DASHKOVSKY)两位学者则以小见大,分别透过遗址出土的陶器、漆膜碎片,得到相关历史文化交往信息。

      倪润安、孙危等学者的报告更加关注墓葬葬仪、形制、出土物等相关墓葬文化中的关联,潘玲教授将早期鲜卑墓地与匈奴遗存进行比较,得出“呼伦贝尔的早期鲜卑遗存来自于东外贝加尔地区”的认识。孙危教授借统计学方法对比了石板墓与匈奴墓葬资料。倪润安教授介绍了北魏建都平城时期这一地区的墓葬文化所经历文化吸收与发展过程的三大阶段。

 
 ∆ 研讨B点第二场“互动与交流”部分学者发言
 

       两个研讨地点的主题报告与讨论结束后,21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了闭幕仪式。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物质文化史研究所安德鲁·帕列科夫研究员、蒙古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查干·特尔巴图研究员做了研讨会总结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魏坚教授就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

 

∆ 闭幕式现场

 
      王立新教授对本次研讨会提出了几点想法与感受:一是指出欧亚草原东西方的交流的重要性,强调交流不仅能够推动国家草原考古的发展,也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认为,本次会议外国学者人数多于国内学者,是一个真正的国际会议,这代表着中国考古学的未来;三是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对本次会议的组织与策划;最后提出了对我国草原考古研究的展望,希望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的学者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跨国、跨地区交流和学习,推动欧亚草原考古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安德鲁·帕列科夫研究员(Andrew POLYAKOV)作为第一次参会的学者,首先代表外国参会者向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致以深厚的敬意,并表达了感谢之情。他指出,通过参加本次会议,获得了许多新知,了解到有更多的考古学文化在进行研究工作。通过回顾会议的发展历程,安德鲁·帕列科夫研究员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会议具有的职责不仅仅是关于学术的交流和传播,并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学者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暖的学术大家庭。最后他诚挚的提出申请,以物质文化史研究所这一机构加入会议的主办方,提议下届会议在俄罗斯的阿巴坎举办,并期待与大家的再会。
      查干·特尔巴图研究员(T.Turbat, t)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特别感谢做翻译的老师和同学,并希望蒙古国的学者今后能更多的参与到这样的国际会议中来。
      最后,魏坚教授就本次会议进行学术总结。他首先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和到会的老师同学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随后从个人角度对会议谈了四点看法:第一是学者的来源很广泛,包括国内外近百位优秀学者参会,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机制的学术交流盛会;第二是学术层次高,参会者有各研究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也有极具发展潜力的年轻学者,他们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最新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展示;第三点是研究领域宽,会议有对不同时代、区域、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和专家,涉及的年代范围和内容十分广阔,在古代欧亚大陆的视野下,甚至忽略了国界;第四点是前景广阔,通过本次会议,各国学者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和交流,互相信任和帮助,从而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和跨国学术研究,为今后欧亚草原地带古代文化研究奠定了一个更为广泛而坚实的基础。魏坚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当今学术研究应具有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在探讨华夏文明的同时,还应关注蒙古高原、关注米努辛斯克、关注更北方的西伯利亚,如此才能更深入的探讨欧亚草原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

∆ 王立新教授(左)在闭幕式上发言,魏坚教授(右)在闭幕式上作学术总结

 
      22日,在主办方的带领下,各与会学者至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进行了一天的参观考察。

∆ 与会学者及翻译人员在故宫合影留念

 
      至此,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与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研究学术会议圆满结束。
 

 

文:陈卓尔、张家宸

图:郑玉、孙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