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最新信息 >

讲座预告 | 人大历史学院动物考古系列讲座“考古埋藏学与相关思考"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3-15 04:55:00 阅读量:
 

d3fd086606994d11a7d523bb6e3ecdc0.png


内容简介

在埋藏学出现并发展的早期,这一观念和相关手段主要运用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这一概念的提出者认为,埋藏学,是研究生物遗体从生物圈到岩石圈变迁过程的学科。随着新考古学的发展,埋藏学的动态视角被认为是解决遗址中出土动物骨骼与人类关系的突破口,其理念和方法不断地被运用到具体的考古学研究案例中,促使埋藏学的研究内容不断壮大。有学者提出,一些新兴的研究方向,例如遗址形成过程、微观考古学等,都应被纳入考古埋藏学的研究范畴。

现阶段,虽然埋藏学的概念纷冗繁杂,但其在考古学,特别是史前考古学研究中最本源、最重要的领域仍然是针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伴随生态研究和实验考古手段的介入,现代考古埋藏学形成了以死亡年龄分布、骨骼单元分布、骨骼表面痕迹、骨骼破裂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体系,并在非洲、西欧和西亚得到了系统地实践。
我国的考古埋藏学研究起步早,但系统的工作较少。近些年,多学科手段在考古遗址的运用,推动了考古动物群的埋藏学研究更成功、更广泛地在国内开展。本次讲座将在回顾埋藏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之上,系统介绍以动物骨骼为研究材料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埋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经典的考古埋藏学案例出发,说明动物骨骼研究对解决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科学问题的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王晓敏,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站博士后。近年来主要从事河北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与埋藏学研究工作,通过提取该盆地典型遗址(如飞梁、东谷坨、板井子、西白马营和于家沟)的动物骨骼信息,结合考古学、生态学及民族学的研究手段,探索本地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策略的时序性演化模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出版专著《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时间:2021年3月17日10:00-11: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北区502教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