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蒙元创建城市的形制与规划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6-12-18 10:32:58 阅读量:
 

一、引言

  唐宋以来的城市多为古今重叠型,形制及布局受前代基础影响很大,不易作出全局性的变动[1]。而各时期新创建的城市则少受成规羁绊,往往可以体现新的规划思想与时代特征。因此,从分析这些新创建的城市入手,就成为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变迁的有效途径。
  蒙元时期新创建的城市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及蒙古、俄罗斯境内,大多早年废弃,城垣、城门及城内主要建筑保存尚好,范围及形制比较易于辨识。这些城市的性质除都城之外,主要是皇帝行宫及诸王府邸,因此在形制及布局上体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平面一般作纵长方形,多数只设东西南三座城门,城内于北部居中设置“工”字形(或“中”字形、方形)宫殿作为核心建筑,以前殿中心或台基前端中点为城之几何中心。
  鉴于这些城市在布局方面体现出相似的模式,并且其中一些创建时间相近,除上都、中都外,其余年代可考者较多集中在世祖至元年间,于是怀疑其营建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制,因此便试图从营造尺度角度加以考量[2]。关于元代尺度,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根据傅熹年先生对现存元代官式建筑的分析[3],以山西芮城永乐宫为例,中统三年(1262年)建成主体建筑,尺长0.315米;以河北曲阳北岳庙为例,至元七年(1270年)建成主体建筑,尺长0.31米。这两种尺值折合成步长分别为1.575米和1.55米,可作为分析蒙元城市建筑尺度的参考。
  将蒙元创建城市的调查测绘结果与谷歌地球软件(Google Earth)测量结果相验证后的数据拟合成元代尺度,发现这些城市在营造尺度规划上确实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下选取18处蒙元时期城市、宫殿实例予以具体分析。




......(点击下载全文




【出  处】《边疆考古研究》(第17辑)

【作  者】刘未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