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师资力量 > 文博科技教研室 >

王晓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2-08 09:46:36 阅读量:
 


1.个人简介
  王晓琨,男,蒙古族,1973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衙门营子乡好瑙格图村。1978年随父母迁至得胜乡嘎查甸子村;1984年迁居至大沁他拉镇,先后在得胜乡嘎查甸子小学、奈曼一小(今奈曼旗实验小学)、奈曼二中、奈曼一中读书学习。1993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系,1997年7月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2005年,就职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整理工作;2003年晋升文博馆员职称(中级);2002年考入吉林大学,师从汤卓炜教授学习环境考古学,200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魏坚教授学习秦汉考古学,200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在历史学院考古教研室任教;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领队资格。201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2014年7月晋升副教授;2014年9月~2015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中国人民大学资助,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
2.教育经历
   1993~1997,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本科)
  2002~2005,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硕士)
  2005~2008,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

3.工作经历
  1997~200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
  200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4.学术兴趣
  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早期城市考古、岩画考古、欧亚草原考古、文化遗产保护

5.开设课程
  中亚考古、环境考古概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

6.科研项目
  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项目(1997~1999年,包括地理信息系统Erdas软件培训、航空照片校正及考古报告编写等,课题组成员)
  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编纂(1999年,该书获得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编辑组成员)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青铜时代绿城子遗址调查发掘项目(2000年,课题组成员)
  内蒙古东乌旗金斯太洞穴考古发掘项目(2000~2001年,执行领队,获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
  内蒙古元上都皇城南门明德门考古发掘项目(2002年,执行领队)
  重庆市云阳县桔园村余家包遗址发掘(配合国家三峡水库建设项目,1999~2000,执行领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居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2005~2007年,课题组成员)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子课题《清代边疆地名规范》,(2005~2008年,负责撰写清代西藏地名规范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基本科研项目:河套地区秦汉时期城址的考古学调查(2008~2010,主持人)
   北京密云松树峪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项目(2008,课题组成员)
   中意合作文化遗产保护项目(Sino-Italia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Programs)(2009~2013年,财政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文物项目组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全校公共选修课考古相关课程建设(2009~2012年,主持人)
   日本文部省科研项目:东北亚古人类与环境变迁研究(课题组成员,2009年8月参加该项目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那伦遗址的田野发掘)
  南水北调河北刑台方等遗址考古发掘项目(2009年,课题组成员)
  北京市延庆县西屯村考古研究项目(2009年,课题组成员)
  大兴枣园路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项目(2009年,课题组成员)
  南水北调湖北郧县龚家村遗址考古发掘与整理项目(2010年,课题组成员)
  南水北调湖北郧县三门店子遗址发掘与整理项目(2010年,课题组成员)
  通州砖厂村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考古发掘(2010年,课题组成员)
  北京市松榆里考古发掘整理项目(2011年,课题组成员)
  南水北调河北省邢台后留北遗址发掘项目(2011年,课题组成员)
  昌平兴寿镇中心区土地开发考古发掘及整理项目(2011,课题组成员)
  中日合作居延考察项目(2011年,课题组成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河套地区汉魏遗存的考古学调查与研究(2011~2016年,课题组成员)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项目:阴山岩画研究(2011~2016年,主持人)
  北京大兴采育镇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考古发掘与整理项目(2012,课题组成员)
  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发掘与整理项目(2013~2016年,课题组成员)
  天津蓟县小毛庄墓葬群考古资料整理、报告编写(2016,课题组成员)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墓子地遗址考古发掘(配合鄂北水资源工程项目,2016年,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伊和淖尔1号墓整理(2014~2017年,主持人)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品信息整理项目(2017年,主持人)
  朔黄铁路平山段东周及宋元遗址、墓葬考古发掘资料整理项目(2018年,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中心项目:欧亚草原的人面像岩画研究(2018年,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项目: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主持人)
  俄罗斯比斯古诺夫斯卡(Piskunovka)遗址发掘项目(201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主持)
  山西省大同市吉家庄遗址发掘项目(2018~,主持人)

7.学术成果
学术著作:
  (1)《内蒙古中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编辑组成员)
  (2)《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编辑组成员)
  (3)《环境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参与编写第四章专论部分)
   (4)《阴山沧桑 乌拉特后旗历史文化遗存调查报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副主编)
  (5)《历练与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田野考古教学实习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1年11月(田野考古教学实习成果,副主编)
  (6)《阴山岩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第一作者)
  (7)《战国至秦汉时期河套地区古代城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独自)
  (8)《岩石上的信仰:中国北方人面岩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第一作者)

学术论文:
  (1)《试从天上看昔日人间》,《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2期(第三作者)。
  (2)《查干诺尔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第三作者)。
  (3)《白音长汗遗址石制品原料》,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林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作者)。
  (4)《内蒙东南部辽代城址的分布及类型研究》,见徐光辉主编:《东北亚古代文化论丛》(日本龙谷大学国际社会文化研究所学术丛书6),北九州中国书店出版,2008年3月(独立)。
  (5)《中国古代军事与环境关系简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1期(独立)。
  (6)《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岩画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年3期(第一作者)。
  (7)《元上都皇城南门及东墙清理修复报告》,见魏坚著:《元上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二作者)。
  (8)《内蒙古金斯太洞穴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2009年1期(第一作者)。
  (9)《高校公选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科相关课程为例》,《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17日第七版《高教周刊•改革前沿》版面。(独立)
  (10)《清代边疆地名汉译用字规范•西藏地名》,(清史编纂委员会内部文稿,2012年,5万字)
  (11)《1299年大水中的草原都城:元上都水利考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11日。(独立)
  (12)《环太平洋的人面像岩画源头在将军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4日(王晓琨、张文静)
  (13)《中国北方人面岩画研究综述》,《无限悠悠远古情-佟柱臣先生纪念文集》,2014年12月,科学出版社。
  (14)《中国人面像岩画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探析》,《东南文化》,2014年4期(王晓琨、张文静);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K1)2015年3期全文转载。
  (15)《金斯太洞穴遗址晚更新世生态环境及人类的适应》,《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
  (16)《中国考古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问题与思路》,2016年3月。(独立)
   (17) 《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M1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1期(第一作者)
   (18)《试析伊和淖尔M1出土人物银碗》,《文物》2017年1期(独立)
   (19) 《锡林郭勒苏尼特左旗巴日嘎图岩画调查简报》,《北方民族考古》(第四辑),2017年10月,科学出版社。(第二作者)
   (20) A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ical observation on the Jinsitai cave site,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Archaeology,ethnography and History of Siberia(materi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the Russian Feder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Siberian Federal University Russia,2017(独立)
   (21)《文化遗产教材及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 和CNKI数据统计》,《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2期。(第一作者)
  (22)Distribution and Features of Rock Carving in China, Journal of Siberian Feder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2(2018 11)328-338

联系方式: wxk1973@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