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师资力量 > 先秦考古教研室 >

曹斌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02-19 04:23:33 阅读量:
 

1.个人简介
  
曹斌,1981年10月出生于陕西西安。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8月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任讲师,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博士后项目资助赴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学习,2015年获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2017年7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至今。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青铜器与金文、先秦史、中国文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大型工具书2部。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项目、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等多个前沿课题。参加过十多项考古发掘和整理工作,多个项目荣获或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国外(哈佛大学)召集“青年学者的中国考古学思考”、“交融和互动  西周国家政治和文化的碰撞”等学术研讨会,持续召集“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2016年11月至今),多次参加日本中国考古学会大会、美国考古学年会、中国考古学会年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受邀在哈佛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学术演讲。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为本科、研究生开设夏商周考古、中国文物学、夏商周考古研究、文物学概论等课程,并作为指导老师参加本科、研究生的田野发掘实习和室内整理工作。曾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提名奖等,并作为指导、带队老师获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大赛大学组团体三等奖、优秀奖、优秀个人奖等。

2.教育经历
  2008/09-2012/0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博士学位
  2014                国家文物局               考古发掘领队资格
  2015/03-2016/03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国家公派博士后
  
3.工作经历
  2012/08-2017/06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硕士生导师
  2017/07-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夏商周考古、中国文物学
  研究生课程:夏商周考古研究、文物学概论
  专业实习:本科生、研究生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习
  
5.主要承担项目
  (1)2008-2009年,完成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课题“琉璃河遗址与西周燕文化研究” 子课题  西周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已结项)。
  (2)2010-2012年,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相关文物保护技术  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已结项)。
  (3)2010-2014年,主持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子课题  青铜觯研究(已结项)。
  (4)2013-2015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地区西周时期青铜器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3XNF040),(已结项)。
  (5)2012-2014年,主持北京市社科联青年人才项目《西周燕国的族群和社会等级  基于墓葬和金文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SKL007),(已结项,良好)。
  (6) 2013-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代的“东土”研究》(项目批准号:13CKG013),(已结项,良好)。
  (7) 2015-2016年,主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西周时期历史格局变动的考古学观察》(留金发[2014]3012号),(已结项)。
  (8)2016-2017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青铜觯研究  考古学方法在商周铜器研究中的实践》(项目批准号:16XNQ003),(已结项)。
  (9)2016-2017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早期国家化历程中的东亚模式  以商、周王朝为中心》(项目批准号:2016YYA05),(已结项)。
  (10)2016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访学返校交流资助项目《西周国家的技术变革和社会转型》(已结项)。
  (11)2016-2017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A类项目《文博专硕教学中的案例资源建设和开发》(已结项)。
  (12) 2017-2018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国际科研合作资助项目《中国抽象芸術の成熟》(已结项)。
  (13)2017-2019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进行中)。
  (14)2017-2020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研究品牌计划项目《早期国家的中国模式》(项目批准号:17XNI010),(进行中)。
  (15)2017-2020年,主持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五批课题一般项目《早商时期的国家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Y2017-16),(进行中)。
  
6.主要学术成果
   学术专著
  (1)《青铜器论文索引(2002-2006)》,线装书局,2008年。(合编)
  (2)《青铜器论文索引(1983-2001)》,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合编)
  (3)《青铜觯研究  商周青铜器的考古学和礼制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独著)

  学术论文(独著)
  (1)《浅议高校博物馆学发展之原因》,《乾陵文化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2)《先周文化研究述论》,《江汉考古》,2007年3期。
  (3)《商周铜昜研究》,《考古与文物》,2011年3期。
  (4)《从商文化看商王朝的南土》,《中原文物》,2011年4期。
  (5)《鲁东南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北方民族考古》(第1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
  (6)《西周铜器断代方法探微》,《中原文物》,2014年4期。
  (7)《中国古代青铜器著录和研究的三个阶段》,《文化艺术研究》(韩),第四辑,2014年。
  (8)《 国小考》,《东岳论丛》,2015年3期。
  (9)《前掌大墓地性质辨析》,《考古与文物》,2015年2期。
  (10)《青铜觯铭文研究》,《文物春秋》,2015年3期。
  (11)《关于青铜觯的定名和器用问题》,《北方民族考古》(第2辑),科学出版社,2015年。(《收藏与投资》,2017年1期转载)
  (12) 《青铜觯的分布以及相关问题》,《文博》,2015年5期。
  (13)《青铜觯起源探析》,《南方文物》,2015年4期。
  (14)《青铜觯的分期和年代》,《东洋古典研究》(韩),第58辑,2015年。
  (15) 《鲁北地区西周时期遗存的分期和年代》,《三代考古》(六),科学出版社,2016年。
  (16)《试论青铜觯的组合和墓葬的关系》,《殷都学刊》,2016年1期。(第一作者)
  (17)《考古所见西周王朝南土的封国》,《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6年。
  (18)《宝鸡石鼓山三号墓研究》,《考古与文物》,2016年2期。
  (19)《觯、饮壶、觚、尊、卣等青铜酒器关系刍议》,《农业考古》,2016年3期。
  (20)《胶东半岛西周时期遗存的分期和年代》,《海岱考古》(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
   (21) 《匽侯铜器与燕国早期世系》,《江汉考古》,2016年5期。(第一作者)
   (22)  《商周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海岱地区文化格局的变动  兼论海岱地区的商周分界问题》,《东岳论丛》,2016年1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1期转载)
   (23)  《胶东半岛西周时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东方考古》(第13集),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一作者)
   (24) 《鲁南地区西周时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考古与文物》,2017年2期。
   (25) 《恭懿之际西周国家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3期。
   (26) 《周文化统治的历史格局在“东土”的形成》,《考古》,2017年6期。
   (27) 《中国抽象芸術の成熟  西周青銅器紋様抽象化現象分析》(日文),《中国考古学》(日),第十七号,日本中国考古学会,2017年12月。
  
  发掘简报
  (1)《2013年哈密花园乡萨伊吐尔墓地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9期。(第二执笔)
  (2)《山东广饶县东赵盐业遗址群调查简报》,《海岱考古》(第七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执笔)

7.所获重要奖项
  (1)2012-201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提名奖。
  (2)2013年6月,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团体三等奖、优秀个人奖(带队、指导老师)
  (3) 2017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知行合一,以行促知  探索多元化、阶梯性的历史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之路),参加人。
  (4)2017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招生组(江西本科招生组文科组组长)、本科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联系方式:
caobin@ruc.edu.c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