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科研 > 考古挖掘 >

田野 · 青春| 宁静大榭岛 忙碌考古人——大榭考古实习记

发布者:人大考古 发布时间:2017-09-11 05:00:14 阅读量:
 
  2016-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连续两年与宁波市考古所合作发掘北仑区大榭遗址项目,项目负责人魏坚教授。2017年的发掘工作从三月开始,到六月底暑期实习开始之前进展至中期,主要由博士研究生刘翀、硕士三年级研究生肖冬男与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今年参加暑期实习的主要是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包括王爱梅、汪海伦、李泽浩、任静依、王晓丹、温馨和杨东峰。另外还有三位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先后来到大榭参加实习,分别是周睿麟、赵芃芃和李馥瑀。
  大榭岛位于宁波市东北,长江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线的“T”形交汇处,岛上面积30.84平方公里,以港口物流和能源中转为主要产业。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大榭岛的南部偏西为将军山,偏东为七顶山,西北角沿海为港口,西北部三分之一的区域是平缓的半山谷和滩涂地势,大榭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的发掘区即位于该区域的南端,将军山北侧的山脚下。
  该项目从2016年开始,整体上分为Ⅰ、Ⅱ两期发掘区和遗址保护区,今年是该发掘项目Ⅱ期工程,位于去年Ⅰ期发掘区的东侧,遗址保护区的北侧。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承担的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位于本年度发掘区的北部。
  泽浩说:
  6月28日,我们一行6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和一名研究生正待入学的师弟一起来到大榭,算起来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这里的泥土堆积经过长年累月的覆盖,包含了各个年代的遗迹和遗物。我们7个人先后被分在了发掘区西侧的五个10×10㎡的探方。参加发掘的同学们虽然平日在学校上过与田野考古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所以在面对将书本所学运用到实际发掘中时,我们仍然会不知所措。
  七月的大榭,刚刚结束了梅雨季节,正在随着一场又一场的阵雨进入盛夏,变得酷暑难耐。对于我们来说,空气的闷热潮湿和每日的汗流浃背早已成为了习惯。尽管总会感到辛苦和疲累,但每当亲手剔出一件件陶器、刮出一个个灰坑和灰沟、找到完美的遗迹边缘时,就只剩下了兴奋和忙碌。
  每天清晨,工地师傅的小白狗和小黑狗们便摇晃着尾巴,在工地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宁波的太阳很毒,七八点钟就会晒得大地微微发烫、龟裂,就连刚才热闹欢腾的小狗们都不忍酷暑和暴晒,不愿离开工棚半步。因此为了防晒,我们都全副武装:遮阳帽、口罩、防晒衣、速干衣裤、防晒霜等等。工地领队很贴心,给我们配备了两顶遮阳伞,这才凉爽了不少。可是遮阳伞毕竟不是钢筋铁布,没过多久就在风吹雨打中损坏了一个,于是又想办法在工地上支盖起了黑色的篷布。
  考古发掘是个体力活,大榭遗址这种地下水位很高的工地更是如此。几乎每日上午上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积留的地下水和淤泥,而地表的土经过太阳的暴晒后又会变得坚硬,难以下铲,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在我的探方内有一个一人多深的大灰坑,每天早上都会上涌出大量的地下水,水量太大,我们都开玩笑地认为这个坑是古人的温泉池子。刚发掘的时候还好办,但是随着发掘的进行,当我站在坑中犹如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个坑的巨大和复杂。脚下永远有清理不干净的淤泥,眼前是难以追踪痕迹的灰坑边界,头顶的坑口就像一口井一样罩着我。我顿时一团乱麻,不由得感慨,以往在书本上可以轻易理解的找边找底画地层等田野技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会变得难以实现。
  在最初几天的发掘中进度很慢,即使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都还是畏手畏脚、生怕出错。但是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对地层的熟悉,我们逐渐熟能生巧。当我第一次找到那个大灰坑的“真边”时,成片剥落的清脆快感透过手铲传递给了我。很自然地,每顺着踪迹找到一片边界,我都会不自主地惊叫一声“wow”,周围的同学们纷纷下来体验,果不其然,听到的也是一声声的“wow”。灰坑做完时,大家方能明白,原来田野发掘的顿悟也许就在那一瞬。
  协助我们发掘的都是60岁左右的大爷,清一色的本地人。别看年龄大,干起活来比我们都要利索,他们日复一日地用铁锨、䦆头、挑土扁担、手推车清理遗址的淤泥和积水。在田野考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实践书本上的技术和方法,更需要真正深入群众之中,学习为人处事的方式,这更是学问。尤其是如何与年纪比我们大得多的工人师傅们相处,这着实考验了我们一把。某一天上工到一半正赶上休息,探方里的师傅把我叫到工棚,变魔术一般从电瓶车储物箱里拿出一袋子冒着热气的煮玉米,硬塞到我怀里让我带给大家。师傅一边递着玉米,一边露出憨厚质朴又有些羞涩的笑容,嘴里操着宁波话嘟囔着:“哎呀,这六谷(宁波话的玉米)嘛,我种的我种的,你们吃好了!”何止是玉米啊,还有工人师傅们种的香瓜、西瓜、西红柿……无论是我们送给师傅们的水果糖,在酷暑时送的饺子,还是师傅们给大家摘的瓜果梨桃,都处处体现着欢乐和谐的工地氛围。我相信等到离开大榭岛工地的那一天,我们难以忘怀的一定会有这些可爱的工人师傅们。
  八月将至,同学们的实习时间不知不觉过了大半,天气炎热、水土不服等问题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困扰,有的同学出现脱皮、头晕、反复感冒等等症状,大家仍然坚持认真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这时魏坚教授再次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大榭看望大家,鼓舞士气,同时在田野中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犹如酷暑中吹来的一股清风,了却烦热,定了心念。
  大榭岛的生活悠闲而宁静。我们处在青山白云之中,面对着厚重的泥土和千年的文物,不亲自体会这一切又如何知晓遗物出土那一刻的兴奋和幸福。早起的困倦,浸透汗水的衣衫,尽管举步维艰,但对田野的这份热爱依然。
  考古人把手铲当作笔,把泥土当作纸,作品能否完成要看心中对田野的敬畏和情感的真挚,要想达到更高的高度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并时刻听从内心的指示。田野里,我们的每个动作都仿佛在亲身主演一部历史的侦探戏,工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我们的兴奋剂。在炎炎烈日中挥动手臂,在绵绵阴雨中头戴斗笠。我在乎拼合的陶片与找到的边和底,不去在乎手上的茧或脚下的泥。
  考古不仅眼前的书本,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的考古实习行将结束,它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了考古的意义,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心之所向,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全力以赴,奋勇前行!
  爱梅说:
  田野实习不仅是曾经印象中的挖挖挖,没有思考的发掘者无疑是土壤的搬运工。大榭数十日留下的不仅是烈日当头后的黝黑、暴雨倾泻时的狂奔、划分地层时的纠结,还有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民工叔叔家瓜果的美味、探方间小伙伴相视一笑的欣慰,当然也少不了工地猫猫狗狗二货日常带给我们的欢乐。感谢翀姐和大吴老师的耐心教导,向仍需继续学习的知识致敬。
  小伦说:
  大榭的天气很随心,可以一个月滴雨未下,也可以暴雨倾盆让你无处可藏。连续高温作业的时候盼望可以下一场大雨让自己歇歇,等真正暴雨来袭时却在担心探方里的未完成的遗迹有没有盖好。从前找过的坑边,掏过的树洞已经变成了一张张米格纸,就连全站仪后视点也因为被逐渐垒高的土堆遮挡而修改,实习结束了,但记忆永远还在,“周师傅,明天见”。
  东峰说:
  大榭拾日,每天与瓷片作伴,去观察,去触摸,去思考,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很感谢这段宝贵的经历,也怀念与小伙伴们一起相处的日子。
  静依说:
  在今年暑假,作为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我第一次参与了正式的田野发掘工作,在宁波大榭岛与同级的小伙伴和学弟学妹度过了难忘的2个月集体生活。在专业方面,首先是真正对地层学和类型学有所认识,实践了原先只有通过书本学习的发掘技巧,并学会了绘图、航拍、建模等多项技能;而在生活方面,不仅提高了生活技能锻炼了独立能力,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和小伙伴们同吃同住的革命友情。很开心!
  温馨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田野实习,学到了很多很多。专业上,我逐渐学习了使用手铲、刮面、找边、画图、拼陶片等等田野考古的基本技能,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上,田野的生活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大家一起干活,互相照顾,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唱歌,轻松愉快而又充实。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田野上,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一件事都会使我有所收获,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机会到田野中,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芃芃说:
  对于田野实习零经验的我,感受到的是大家对我的耐心和鼓励,知识的传授和生活上的关心。而在这段日子里,看到每个师兄师姐对自己份内工作的专注和认真,给了我学习的榜样,也让我明白只有对细节的认真才能让工作更有成效。这次实习也为我即将开始的课程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守住这份坚持,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未来的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取得更多的进步。
  睿麟说:
  一开始把这次实习看作一场毕业旅行,然而旅行时的悠闲与散漫和考古工地的严谨细致必然水火不容,“惨痛”教训后,我意识到在这场时间之旅的门票是时时谨慎、处处留意。对自己的每个字每幅图负责是我2个月后交给自己的答卷。
  馥瑀说:
  这次的实习过于临时,于是我在这之前并没有做相关的准备,但在一个月之内,我却因为在老师们、师姐们的帮忙之下进步飞速,从无法独自辨认遗迹现象,到现在能够独立完成文化层的辨识、测量绘图与整理纪录,这一切一切的成果都是和工地的伙伴们一步一步努力出来的。在大榭暑期实习的回忆也充满了幸福快乐,未来这将成为我继续往前行的动力,最后,谢谢在这段日子所有老师、师姐、师兄、同学们的理解与帮助,最爱你们啦!❤
  师姐说:
  六七月间,我在大榭迎来了人大考古参加实习的研究生们,我们共同完成了两个月的暑期实习课程。这期间对我来说也充满了各种“第一次”的体验。第一次照顾这么多弟弟妹妹,会被他们的活力感染,也会因为他们的顽皮而恼怒;第一次被完全的信赖甚至依赖,为他们脸上的倦容担忧,生怕哪一个累坏了、受伤了;第一次面对期待的眼神和连珠炮一样的问题,强撑自己是问不倒的百科全书。林林总总,百感交集,在圆满结束的时候,我想对我的弟弟妹妹们说:“你们是我人生中的美好际遇,我会站在你们身后,看着你们一路平坦,向着各自的心之所往,直到我再也看不到的远方。”这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我来说,更深刻的感触是做“老师”真的很难。一种“养儿方知父母恩”的感慨一直萦绕心头。衷心向每一位教过我,没教过我的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李泽浩)

 
友情链接